【脫貧攻堅】金龍——不脫貧就不收兵
白天進地頭坐炕頭,村情民意一口清;晚上出主意定計劃,找準病根下藥方。兩年半時間,朝陽川鎮三成村里通了“幸福路”、建了“安全洞”、蓋了“低溫窖”、種了“綠色菜”,昔日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的三成村搖身變成了“功能全、有保障、可持續”的新三成,第一書記金龍也成了村里最受“歡迎”的人。

三成村蔬菜低溫窖里有機蔬菜長勢喜人 付楊 攝
2016年4月,延吉市發改局工業科副科長金龍走馬上任來到朝陽川鎮三成村,成為了村里的第一書記。
來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摸清情況。經過多日走訪調研,金龍發現三成村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高達220人,青壯年都走了出去,村里剩下的多是年歲已高的老人,三成村成了“老齡村”。村里的貧困戶皆為因病或因殘致貧,沒有勞動能力,出租耕地的收入寥寥可數。

金龍為有機蔬菜代言
要想拔掉窮根,發展產業是關鍵,要找到符合村里實際的新路子。在走訪中,金龍得知一位在三成村長期經營大棚的種植戶姜德龍想要擴大經營規模,金龍覺得大棚種植是一個可以發展的好項目,于是他馬上找到姜德龍了解情況,互通想法。兩人在深入交流后,一拍即合,經過村兩委班子共同研究,三成村蔬菜低溫窖項目應運而生。
經過謀劃包裝、爭取扶貧資金、項目前期工作、招投標、開工建設,2017年10月,總投資122萬,3棟共2700平方米的蔬菜低溫窖建設完工并交付使用。項目租賃給種植戶姜德龍管理,每年向其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以朝陽川鎮統籌的方式為全鎮貧困戶發放分紅。2017年,三成村每個貧困戶按照具體情況收到了最低800元的分紅,目前大棚租金暫時定為7萬元/年。

金龍看望崔明善夫妻 付楊 攝
崔明善是三成村的貧困戶,因為直腸癌花光了家中的全部積蓄,還欠了近十萬元的外債。本來已經被疾病和欠款壓垮的他,卻因為鎮里的各項扶貧政策和三成村蔬菜低溫窖項目產業分紅,對生活又有了盼頭:“現在我們每年都能拿到分紅,看著生活一點點變好,欠的外債慢慢變少,年年都有分紅收益,我和老伴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戶增收,更要全面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
三成村全村共有7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每個屯子之間距離不算遠,但是分布較散,使整個村子呈狹長狀,全靠一條主路連接。村里的主路修建于十多年前,時間久了路面坑坑洼洼,破損嚴重,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想致富,先修路。為了讓三成村走出“貧困”的路暢通無阻,金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相關政策資金。2017年,由朝陽川鎮投入資金,實施村路改造工程,完成了其中3.3公里村路的改造。站在村頭,金龍指著一條蜿蜒向遠處延伸的水泥路說:“這條主路就是去年新修的,干凈平整,現在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村里不僅修了路,還修建了三座涵洞,通行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如今,村里正在修建的800米圍墻即將完工,150個太陽能路燈也要安裝“上崗”,照亮村民致富小康路。
金龍自擔任三成村第一書記以來,迅速轉變角色,吃住在村,謀劃項目、入戶宣傳、走訪慰問,為貧困戶協調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和問題。在歷次摸底、督查、考核中,三成村貧困戶對脫貧攻堅工作滿意度達100%。
“第一書記對我們真是比對自己的親人還親。”這是三成村貧困戶趙龍男對金龍的評價。正是帶著這種責任和感情,金龍把心融進了群眾的心里,把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在扶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大顯身手,讓三成村迎來致富的曙光。

三成村蔬菜低溫窖里有機蔬菜長勢喜人 付楊 攝
來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摸清情況。經過多日走訪調研,金龍發現三成村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高達220人,青壯年都走了出去,村里剩下的多是年歲已高的老人,三成村成了“老齡村”。村里的貧困戶皆為因病或因殘致貧,沒有勞動能力,出租耕地的收入寥寥可數。

金龍為有機蔬菜代言
經過謀劃包裝、爭取扶貧資金、項目前期工作、招投標、開工建設,2017年10月,總投資122萬,3棟共2700平方米的蔬菜低溫窖建設完工并交付使用。項目租賃給種植戶姜德龍管理,每年向其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以朝陽川鎮統籌的方式為全鎮貧困戶發放分紅。2017年,三成村每個貧困戶按照具體情況收到了最低800元的分紅,目前大棚租金暫時定為7萬元/年。

金龍看望崔明善夫妻 付楊 攝
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戶增收,更要全面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
三成村全村共有7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每個屯子之間距離不算遠,但是分布較散,使整個村子呈狹長狀,全靠一條主路連接。村里的主路修建于十多年前,時間久了路面坑坑洼洼,破損嚴重,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想致富,先修路。為了讓三成村走出“貧困”的路暢通無阻,金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相關政策資金。2017年,由朝陽川鎮投入資金,實施村路改造工程,完成了其中3.3公里村路的改造。站在村頭,金龍指著一條蜿蜒向遠處延伸的水泥路說:“這條主路就是去年新修的,干凈平整,現在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村里不僅修了路,還修建了三座涵洞,通行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如今,村里正在修建的800米圍墻即將完工,150個太陽能路燈也要安裝“上崗”,照亮村民致富小康路。
金龍自擔任三成村第一書記以來,迅速轉變角色,吃住在村,謀劃項目、入戶宣傳、走訪慰問,為貧困戶協調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和問題。在歷次摸底、督查、考核中,三成村貧困戶對脫貧攻堅工作滿意度達100%。
“第一書記對我們真是比對自己的親人還親。”這是三成村貧困戶趙龍男對金龍的評價。正是帶著這種責任和感情,金龍把心融進了群眾的心里,把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在扶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大顯身手,讓三成村迎來致富的曙光。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