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母龍廣——真情投入百姓心里甜
走進依蘭鎮平安村,干凈平整的柏油馬路足有5米寬,簇新塑鋼的房屋格外亮堂,村落兩旁五彩繽紛的鮮花圍繞著整個村落。
“這一年,我們村可是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這可得多虧母書記呀。”村民韓惠林喜滋滋地說。
韓惠林口中的母書記,是延吉市水利局建管科科長母龍廣。2017年8月,在組織的安排下,母龍廣被組織選派到依蘭鎮平安村任第一書記。
平安村坐落于延吉市的北部,在冊人口671戶、1984人,貧困戶30戶47人。
到任后,母龍廣調研村情,走遍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村里邊每家每戶沒有不認識母書記的,他現在比我和村民熟。”村委會主任陳榮利說。
母龍廣發現,貧困戶的問題既有個性,也有共性。因病、因殘致貧的多,沒有穩定收入是根本。

母龍廣了解大棚水灌溉情況 弓野 攝
為了給村里引進產業項目,母龍廣和陳榮利天天往外跑。延邊繽紛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本要與其他村莊合作,卻愣是讓母龍廣給“截胡”了。產業園老板孫企華說:“他倆跑得太勤,搞得跟我‘媳婦’似的,天天見面。”最終,倆人爭取到了這個項目。目前,這個占地4萬平方米的產業園逐步擴建中,主要生產花卉、蔬菜等產品,不僅帶動了全村經濟,而且村中沒有工作的村民還可在產業園上班,增加收入。
由于平安村排水渠和排洪溝年久失修,已完全失去了作用,只要一下大雨,周圍莊稼必定受災。為此,母龍廣爭取上級農水利建設資金69萬元,建設農田排水渠770米,過路涵5座。工程已于今年5月完工,有效解決了平安村三組、四組雨季農田排水不暢和耕地被淹問題。

母龍廣正在商討全村整治規劃工作 弓野 攝
“這回再也不怕了,是母書記給了我們安全感啊。”村民說。修洪溝的時候,母龍廣起早貪黑跟著工人一起忙活,后背都曬破了皮。
修復了排水渠和排洪溝,另一件大事又擺在了母龍廣面前,村中農戶的蔬菜灌溉問題一直影響全村,母龍廣了解情況后,爭取到了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建設了平安村蔬菜大棚和花卉基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現在根本不用擔心灌溉問題,蔬菜生長的速度都比以前快多了。”種植戶韓惠林說。
“農民的心最實誠,你說的再好聽,不實心實意,他們就不服你。”為此,母龍廣撲下身子、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用真干實干贏得了平安村百姓以及干部群眾的認可。

母龍廣到貧困村民于惠芝家走訪
“我這房子之前漏雨,書記幫忙弄的,他沒事就來看我,還給我帶吃的,我兒子都說了,讓我少給書記添‘麻煩’,現在像他這樣的人太少了。”于惠芝老人今年73歲,丈夫5年前生病去世,兒子還患有殘疾,在了解老人情況后,母龍廣為老人申請資金、醫療等補助。
現在村里不僅道路寬敞明亮,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民們再也不怕晚上出門。75歲的張大爺逢人就說:“現在的生活真有奔頭,看來我還要多活幾年,看著村里大變樣。”
如今,平安村已脫貧23戶30人。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正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這一年,我們村可是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這可得多虧母書記呀。”村民韓惠林喜滋滋地說。
韓惠林口中的母書記,是延吉市水利局建管科科長母龍廣。2017年8月,在組織的安排下,母龍廣被組織選派到依蘭鎮平安村任第一書記。
平安村坐落于延吉市的北部,在冊人口671戶、1984人,貧困戶30戶47人。
到任后,母龍廣調研村情,走遍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村里邊每家每戶沒有不認識母書記的,他現在比我和村民熟。”村委會主任陳榮利說。
母龍廣發現,貧困戶的問題既有個性,也有共性。因病、因殘致貧的多,沒有穩定收入是根本。

母龍廣了解大棚水灌溉情況 弓野 攝
由于平安村排水渠和排洪溝年久失修,已完全失去了作用,只要一下大雨,周圍莊稼必定受災。為此,母龍廣爭取上級農水利建設資金69萬元,建設農田排水渠770米,過路涵5座。工程已于今年5月完工,有效解決了平安村三組、四組雨季農田排水不暢和耕地被淹問題。

母龍廣正在商討全村整治規劃工作 弓野 攝
修復了排水渠和排洪溝,另一件大事又擺在了母龍廣面前,村中農戶的蔬菜灌溉問題一直影響全村,母龍廣了解情況后,爭取到了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建設了平安村蔬菜大棚和花卉基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現在根本不用擔心灌溉問題,蔬菜生長的速度都比以前快多了。”種植戶韓惠林說。
“農民的心最實誠,你說的再好聽,不實心實意,他們就不服你。”為此,母龍廣撲下身子、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用真干實干贏得了平安村百姓以及干部群眾的認可。

母龍廣到貧困村民于惠芝家走訪
現在村里不僅道路寬敞明亮,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民們再也不怕晚上出門。75歲的張大爺逢人就說:“現在的生活真有奔頭,看來我還要多活幾年,看著村里大變樣。”
如今,平安村已脫貧23戶30人。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正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