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楊巍——帶領村民奔小康
2018-10-26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這兩年,楊書記為我們貧困戶不少操心。新蓋的房子全靠他,施工隊也是他找來幫忙的,裝修設計也有他的建議,新房建成后又大又暖和。非常感謝政府的扶貧政策和楊書記的關懷,楊書記在我們村就是這個……”67歲的貧困戶趙寶來一邊說著一邊豎起大拇指。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來到貧困戶家查看新房情況
2017年2月,延吉市林業局林政稽查、園林執法大隊隊長楊巍被選派到三道灣鎮支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剛來到村里,楊巍對農村是陌生的,但是隨著工作的一項項開展,他逐漸熟悉了這里,并且喜歡上了這里。“支邊村位于延吉市北端,距延吉市75公里,距鎮政府18公里,全村現有土地4300畝,在冊人口350戶870人,實際居住200戶396人;農村低保戶101戶164人,城鎮低保戶30戶79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3人。”這樣一組組數據,楊巍一口清。
為了讓大家接納自己,楊巍天天走村竄巷,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農民,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鉆。剛開始,他出去不說話、不表態,只帶著眼睛去看,帶著耳朵去聽。聽村民有什么訴求,逢刮風下雨,他就挨個往貧困戶家跑,看貧困戶家里的住房情況。不到一個星期,楊巍走遍了村里的每寸土地和每戶人家。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來到貧困戶家查看新房建設情況
“真心實意地幫助村里的每一位,并針對每戶實際情況和問題,一一解決,群眾才信你,群眾才服你。”楊巍說。通過主動上門入戶、走訪、開會等方式,真誠與群眾溝通,聽群眾怎么說、了解群眾怎么看、理解群眾怎么想,努力摸清群眾所需、群眾所急,為自己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在走在路上,村民都會主動上前打招呼,不管是對村里有什么意見或建議,還是家中有什么矛盾、訴求,他們都會找我說一說。”
不僅如此,楊巍還常常開著他的私家車跑項目、要資金,奔走在城市里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四處“化緣”,籌集資金。深入推進村環境綜合整治,發動干部群眾。拆除危舊房11戶,有效地改善了村子環境;翻建1100延長米的主街路;改造了9200米自來水管網,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安裝了15000米新柵欄……整個村子煥然一新。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上門走訪
對于支邊村的未來,楊巍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支邊村首先要跟上市里脫貧攻堅的步伐,在2018年實現全面脫貧摘帽。下一步支邊村將以鄉村振興為發展目標,建設美麗鄉村,讓貧困村擁有“造血”功能,楊巍計劃帶領村民和貧困戶們開發8公頃的果樹采摘園綠化苗圃項目,采取綠色有機模式,發展特色農產品,并且修建4300平方米的廣場供村民消遣娛樂,帶領村民步入小康社會。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來到貧困戶家查看新房情況
為了讓大家接納自己,楊巍天天走村竄巷,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農民,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鉆。剛開始,他出去不說話、不表態,只帶著眼睛去看,帶著耳朵去聽。聽村民有什么訴求,逢刮風下雨,他就挨個往貧困戶家跑,看貧困戶家里的住房情況。不到一個星期,楊巍走遍了村里的每寸土地和每戶人家。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來到貧困戶家查看新房建設情況
不僅如此,楊巍還常常開著他的私家車跑項目、要資金,奔走在城市里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四處“化緣”,籌集資金。深入推進村環境綜合整治,發動干部群眾。拆除危舊房11戶,有效地改善了村子環境;翻建1100延長米的主街路;改造了9200米自來水管網,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安裝了15000米新柵欄……整個村子煥然一新。

支邊村第一書記楊巍上門走訪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