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中醫醫院推出三種新型診療方法
延吉新聞網11月13日訊(記者 付楊)記者從延吉市中醫醫院了解到,該院開展的朝醫藥枕療法、香囊療法及朝醫舍巖針法診療項目已得到相關部門批復,目前已正式在門診對外進行診療。

香囊
據介紹,朝醫藥枕療法是將具有疏通經絡、調暢氣血、芳香開竅、益智醒腦、強壯保健等作用的藥物,經過炮制后裝入枕芯,置于枕中制成藥枕,或自制薄型藥袋于普通枕頭上,睡時枕用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藥物作用于經絡、血管、神經,達到防治疾病和延壽抗衰的目的,等同于中醫的中藥封包治療。香囊療法則是將藥物放入袋中,貼身攜帶,通過藥物香味散發,人體吸收后,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改善睡眠、預防感冒、防止冠心病等治療及預防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兩種療法基于朝醫療法,均為外治法范疇。
朝醫舍巖針法是運用五腧穴的五行相生相克關系取穴進行自經補瀉和他經補瀉的針法,進一步發展了《內經》《難經》的針灸補瀉原則,等同于中醫微針針法。
據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金賢國介紹,舍巖針法是由該院針灸科在朝醫文獻中挖掘出來的,已經進行了6年的相關臨床應用和科研研究,在相關診療中治病保健療效顯著,2017年,市中醫醫院的舍巖針法已納入吉林省地方標準。

香囊
朝醫舍巖針法是運用五腧穴的五行相生相克關系取穴進行自經補瀉和他經補瀉的針法,進一步發展了《內經》《難經》的針灸補瀉原則,等同于中醫微針針法。
據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金賢國介紹,舍巖針法是由該院針灸科在朝醫文獻中挖掘出來的,已經進行了6年的相關臨床應用和科研研究,在相關診療中治病保健療效顯著,2017年,市中醫醫院的舍巖針法已納入吉林省地方標準。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