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公園處處涌動健身潮
2019-06-18 標簽: 來源:延邊日報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對參加健身運動,增強體質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每天從晨曦到夜幕降臨,到延吉公園跑步、練太極拳、跳健身舞、打乒乓球等各項健身運動的人絡繹不絕。
延吉公園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了使這座百年公園煥發青春,滿足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需求,從2017年起,延吉公園先后分兩期進行改造提升。新建瀝青混凝土道路2萬余平方米,鋪設彩色瀝青道路7500平方米、汀步400延長米、草坪7.1萬平方米,新建木棧道2300平方米,在綠地內新建防腐木平臺10處共4000平方米,綠化2.7公頃,安裝路燈100余盞,安放座椅76個、垃圾箱100個,并設計了500延長米的健康步道。改造后的延吉公園突出了健康主題,把健康核心信息融入到公園的設施和景觀中。在園內設立了健康廣場、健康長廊、健康步道、健康互動區、健身器材區。大力倡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理念,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加各項健康運動。打造了集知識、運動、休閑、娛樂于一體,景觀美麗、主題突出、使用方便、環境和諧,具有延邊特色的公共活動場所。合理的布局,環境的改善,設施的完備,給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娛樂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清晨,練長跑、練太極拳、太極劍、練武術,以及進行各種球類運動的市民,便早早打破了公園的寂靜。隨著太陽升起,在廣場上、健身器材區和步道上,又匯集了大量跳健身舞、廣場舞、踢毽子、走步、健身的市民。喜愛登山的市民,沿著木棧道登上小墩臺,站在整修一新的涼亭里遠眺,令人心曠神怡,別有一番景致。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卻沒有阻擋人們鍛煉的腳步。在路燈的照映下,步行道上跑步的、快步走的、散步的比比皆是。燈光運動場里,籃球、排球、乒乓球運動愛好者激戰正酣。廣場和木平臺上,跳健身舞的配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在公園每個適合運動的場地,隨處都可以看到健身者的身影。

晨練 楊婷婷 攝
在眾多參加運動的人當中,既有蹣跚學步的兒童,也有戴著紅領巾的少年,還有喜愛運動的年輕人,更多的是那些已經退休的老年人。延吉市民王大爺今年已經76歲,他高興地對記者說,至從公園改造提升后,他幾乎每天都來這里散步,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走在林中木棧道上,呼吸著草木散發的清新空氣,心情格外舒暢,現在腰腿疼的老毛病明顯好了許多。他笑著表示,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還要繼續堅持鍛煉下去,爭取再活幾十年。本報記者 傅裕 文/圖

延吉公園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了使這座百年公園煥發青春,滿足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需求,從2017年起,延吉公園先后分兩期進行改造提升。新建瀝青混凝土道路2萬余平方米,鋪設彩色瀝青道路7500平方米、汀步400延長米、草坪7.1萬平方米,新建木棧道2300平方米,在綠地內新建防腐木平臺10處共4000平方米,綠化2.7公頃,安裝路燈100余盞,安放座椅76個、垃圾箱100個,并設計了500延長米的健康步道。改造后的延吉公園突出了健康主題,把健康核心信息融入到公園的設施和景觀中。在園內設立了健康廣場、健康長廊、健康步道、健康互動區、健身器材區。大力倡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理念,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加各項健康運動。打造了集知識、運動、休閑、娛樂于一體,景觀美麗、主題突出、使用方便、環境和諧,具有延邊特色的公共活動場所。合理的布局,環境的改善,設施的完備,給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娛樂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清晨,練長跑、練太極拳、太極劍、練武術,以及進行各種球類運動的市民,便早早打破了公園的寂靜。隨著太陽升起,在廣場上、健身器材區和步道上,又匯集了大量跳健身舞、廣場舞、踢毽子、走步、健身的市民。喜愛登山的市民,沿著木棧道登上小墩臺,站在整修一新的涼亭里遠眺,令人心曠神怡,別有一番景致。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卻沒有阻擋人們鍛煉的腳步。在路燈的照映下,步行道上跑步的、快步走的、散步的比比皆是。燈光運動場里,籃球、排球、乒乓球運動愛好者激戰正酣。廣場和木平臺上,跳健身舞的配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在公園每個適合運動的場地,隨處都可以看到健身者的身影。

晨練 楊婷婷 攝
在眾多參加運動的人當中,既有蹣跚學步的兒童,也有戴著紅領巾的少年,還有喜愛運動的年輕人,更多的是那些已經退休的老年人。延吉市民王大爺今年已經76歲,他高興地對記者說,至從公園改造提升后,他幾乎每天都來這里散步,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走在林中木棧道上,呼吸著草木散發的清新空氣,心情格外舒暢,現在腰腿疼的老毛病明顯好了許多。他笑著表示,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還要繼續堅持鍛煉下去,爭取再活幾十年。本報記者 傅裕 文/圖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