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大寒】過了大寒 又是一年
2020年1月20日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沉淀在一歲之末,積蓄著夏秋的能量,凝結著冬日的冰霜,醞釀著春日的芬芳。
“大寒”時節,寒潮南下頻繁,是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過了大寒又立春,意味著將要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大寒到頂端,日后天漸暖”,此時在晴朗的午后,已能聽到堅冰深處汩汩的春水聲,“凌寒獨自開”的臘梅也開始綻放春的消息,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濃濃的年味在寒風中彌漫開來,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掃塵潔物,對新年的企盼消解了寒意,反而增添了幾分期待與欣喜。
此時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買賣人盤點賬目,設尾牙祭,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家家戶戶剪窗花、貼春聯、送灶神,寄望親人老小來年平安。北方在大寒有吃消寒糕的習俗,是年糕的一種,糯米含糖量高,可幫助抵御嚴寒,更是圖“年年高”之意,希冀今后年年平安、步步高升。南方的家庭則常在大寒時節熬上一鍋鮮香美味的雞湯,暖乎乎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氣仿佛也消失殆盡。
大寒時節,保健以防“寒”為主。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熱粥散寒;防腰寒,雙手搓腰;防足寒,熱水泡腳。還要預防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晾一些濕毛巾以保室內濕度。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冬季情緒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改善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冬天就快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大寒”時節,寒潮南下頻繁,是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過了大寒又立春,意味著將要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大寒到頂端,日后天漸暖”,此時在晴朗的午后,已能聽到堅冰深處汩汩的春水聲,“凌寒獨自開”的臘梅也開始綻放春的消息,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濃濃的年味在寒風中彌漫開來,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掃塵潔物,對新年的企盼消解了寒意,反而增添了幾分期待與欣喜。

此時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買賣人盤點賬目,設尾牙祭,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家家戶戶剪窗花、貼春聯、送灶神,寄望親人老小來年平安。北方在大寒有吃消寒糕的習俗,是年糕的一種,糯米含糖量高,可幫助抵御嚴寒,更是圖“年年高”之意,希冀今后年年平安、步步高升。南方的家庭則常在大寒時節熬上一鍋鮮香美味的雞湯,暖乎乎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氣仿佛也消失殆盡。

大寒時節,保健以防“寒”為主。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熱粥散寒;防腰寒,雙手搓腰;防足寒,熱水泡腳。還要預防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晾一些濕毛巾以保室內濕度。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冬季情緒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改善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冬天就快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