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心隔離 我用心守護
2020-03-11 標簽: 來源:延吉融媒
為防范境外輸入風險,延吉市對返延人員進行集中隔離觀察,并安排專業的醫護人員和下沉黨員干部全天在崗,以專業化的醫學觀察和人性化的溫情服務,成為集中隔離群眾可依靠、可信賴的“家人”。
延吉市社區衛生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許仲松主動請纓,進駐隔離點。從2月25日起,一直堅守在隔離一線,擔任隔離一線總協調和心理咨詢師。在隔離人員當中,有的是高齡老人,有的還是孩子,有的是糖尿病患者,他用家人式的陪伴細心呵護,得到被隔離人員的理解配合和一致認可。

詳細交代出入人員登記信息
“我可以通過手機跟家人聊天,非常時期,我不怕苦不怕累。”他表示,既然來到這里,就會選擇堅守到底。由于隔離點的特殊性,他入駐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迎接新隔離人員入住隔離觀察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事務是繁忙又瑣碎。由于隔離人員的特殊性,除了每天的集中觀察和疫情監測工作之外,他還要從心理咨詢的角度,對隔離人員進行人文關懷,提供人性化服務。
隔離人員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再加上封閉環境,很容易產生焦躁心理,許仲松為了及時了解每一個隔離人員心理狀況,便利用電話隨訪或微信聊天功能與隔離人員交流談心,通過溫暖慰籍的話語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增強信心,樹立勇氣,更好地理解配合隔離工作。在了解到被隔離人員中有部分年齡較大,他便安排下沉干部定期送來最新的報紙和雜志,豐富隔離人員精神文化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順利度過觀察隔離期。
在生活服務上,許仲松更是細心周到,如初期隔離時有的老人因付不起費用而擔憂,他得知后表示自掏腰包,幫助老人解除顧慮,安心隔離。同時,許仲松細心關注了解隔離人員生活需要,及時與在延家屬溝通,送來生活必需品,盡一切可能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使他們能安心隔離,無后顧之憂。
隔離點建立初期,為使人員分工更加明確,防控工作體系更加完善,許仲松從諾貝爾口腔醫院召集了7名志愿者,擔負起隔離點人員出入登記和隔離辦公室數據錄入的工作。同時,隔離點的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也都清晰地裝在許仲松心里,如半夜為牙疼患者買藥,密切關注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情況等,以周到細心的服務保障每一個隔離人員的身體健康。

住建局下沉黨員干部定期送報紙和雜志

集中隔離點為解除隔離人員舉行儀式
正是有了這些溫暖貼心的服務,才有了隔離者的理解和支持,才有了大家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良好局面,相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日可待。
延吉市社區衛生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許仲松主動請纓,進駐隔離點。從2月25日起,一直堅守在隔離一線,擔任隔離一線總協調和心理咨詢師。在隔離人員當中,有的是高齡老人,有的還是孩子,有的是糖尿病患者,他用家人式的陪伴細心呵護,得到被隔離人員的理解配合和一致認可。

詳細交代出入人員登記信息
“我可以通過手機跟家人聊天,非常時期,我不怕苦不怕累。”他表示,既然來到這里,就會選擇堅守到底。由于隔離點的特殊性,他入駐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迎接新隔離人員入住隔離觀察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事務是繁忙又瑣碎。由于隔離人員的特殊性,除了每天的集中觀察和疫情監測工作之外,他還要從心理咨詢的角度,對隔離人員進行人文關懷,提供人性化服務。
隔離人員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再加上封閉環境,很容易產生焦躁心理,許仲松為了及時了解每一個隔離人員心理狀況,便利用電話隨訪或微信聊天功能與隔離人員交流談心,通過溫暖慰籍的話語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增強信心,樹立勇氣,更好地理解配合隔離工作。在了解到被隔離人員中有部分年齡較大,他便安排下沉干部定期送來最新的報紙和雜志,豐富隔離人員精神文化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順利度過觀察隔離期。
在生活服務上,許仲松更是細心周到,如初期隔離時有的老人因付不起費用而擔憂,他得知后表示自掏腰包,幫助老人解除顧慮,安心隔離。同時,許仲松細心關注了解隔離人員生活需要,及時與在延家屬溝通,送來生活必需品,盡一切可能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使他們能安心隔離,無后顧之憂。
隔離點建立初期,為使人員分工更加明確,防控工作體系更加完善,許仲松從諾貝爾口腔醫院召集了7名志愿者,擔負起隔離點人員出入登記和隔離辦公室數據錄入的工作。同時,隔離點的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也都清晰地裝在許仲松心里,如半夜為牙疼患者買藥,密切關注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情況等,以周到細心的服務保障每一個隔離人員的身體健康。

住建局下沉黨員干部定期送報紙和雜志

集中隔離點為解除隔離人員舉行儀式
正是有了這些溫暖貼心的服務,才有了隔離者的理解和支持,才有了大家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良好局面,相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日可待。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