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龍:把愛好變為事業 打造自己的電商品牌
他返鄉創業,把愛好變為事業,從一個人孤軍奮戰,到組建團隊又成立自己的電商品牌。他的夢想是打造家喻戶曉的延邊特產品牌,讓延邊美食走向全國各地。這個有夢想的80后叫崔金龍,是延邊“崔奶奶”電商品牌創始人。

”崔奶奶“電商品牌創始人崔金龍
回鄉燃起兒時夢 一人挑梁開網店
2012年,24歲的崔金龍從外地回到家鄉延邊,對未來還沒有具體規劃的他突然想到2009年時自己曾注冊過淘寶店,但后期因在外工作就擱置了。“以前上學時我就喜歡關于IT技術方面的東西,比如PS、制作網頁,都非常感興趣。”崔金龍說,當時事業正處于空檔期,于是他決定把這個被“遺忘”的網店“撿”起來,也算是圓了小時候的夢想。
說干就干,崔金龍把網店定位在銷售延邊特產。從店鋪的網頁制作、線上銷售客服,到線下的采購、發貨等等,全都由崔金龍一個人負責。雖然前期沒什么銷量,但崔金龍沒有放棄,一個月后,他的網店生意開始逐漸有了起色,這如同強心劑給了崔金龍莫大的動力,也給了他干下去、堅持下去的信心。

崔金龍和員工們一起工作
創業有聲有色 逐步走向正規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網店開了一年后,生意越來越好,崔金龍一人忙不過來,把父母也叫過來幫忙。有了父母的鼎力支持,崔金龍更有干勁兒了,網店越干越順手,銷售量直線攀升。崔金龍開始招收工人,把辦公室和倉庫從自己家搬到了一間租下的居民樓的一樓。
隨著網店生意的逐漸穩定,崔金龍也一直不斷鉆研學習電商營銷的相關知識。他認為,家庭式銷售模式遲早會被淘汰,要想形成一個正規化的企業模式,就必須成立公司,打造專業的團隊。于是,2014年,延邊朝鮮族崔奶奶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了,崔金龍招賢納士,一支專業化電商營銷團隊初具雛形。
2016年時,崔金龍再次有了新的想法,他要創立自己的電商品牌。“雖然之前一直賣的是延邊特產,但畢竟是別人的東西,終究是在給別人‘做嫁衣’。”崔金龍說,代銷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有自己的品牌。經過與團隊的探討,崔金龍注冊了“崔奶奶”商標,并且與多年合作過的供貨商們達成相關協議為他的品牌代加工。這樣一來,“崔奶奶”成了網絡上的獨一無二。
經過8年的不斷發展,崔金龍的網店已經入駐淘寶、天貓、拼多多平臺,銷售模式也從單一線上銷售拓展為平臺直播等多個渠道。現在,“崔奶奶”店鋪產品涵蓋土特產、民俗食品、韓國進口商品等500余種。他帶領的40多人的團隊,在2019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崔金龍正在整理貨品
不忘初心 用電商人的力量回報家鄉
作為延邊地區起步較早的電商之一,崔金龍多年來一直沒有忘記創業初心,在大力推廣延邊特產的同時,也積極為家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崔金龍的團隊和本地的扶貧工廠合作,對149戶貧困戶進行幫扶,涉及200多人,工廠的工人也優先從周邊村莊招聘,讓農戶們一舉兩得。為“崔奶奶”店鋪加工辣白菜的體驗園有地窖1萬平方米,可年產30000到50000噸辣白菜。崔金龍說:“我們的辣白菜都來自扶貧工廠,也希望通過電商的力量,給扶貧工作盡一份力。”
去年,崔金龍的團隊將延邊盛產的五味子產品“搬”進拼多多平臺,僅一年銷量就達到了30000單,累計至目前銷售額80萬元,五味子產品一度供不應求。今年10月26日,“崔奶奶”品牌相關產品還進入了拼多多平臺的“甬延消費扶貧館”,這讓崔金龍覺得是一個推廣延邊特產、助力脫貧攻堅的好機會。
崔金龍表示,團隊今年的目標是銷售額突破5000萬。同時,作為延邊電商人,他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去推廣家鄉特產,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崔奶奶“電商品牌創始人崔金龍
回鄉燃起兒時夢 一人挑梁開網店
2012年,24歲的崔金龍從外地回到家鄉延邊,對未來還沒有具體規劃的他突然想到2009年時自己曾注冊過淘寶店,但后期因在外工作就擱置了。“以前上學時我就喜歡關于IT技術方面的東西,比如PS、制作網頁,都非常感興趣。”崔金龍說,當時事業正處于空檔期,于是他決定把這個被“遺忘”的網店“撿”起來,也算是圓了小時候的夢想。
說干就干,崔金龍把網店定位在銷售延邊特產。從店鋪的網頁制作、線上銷售客服,到線下的采購、發貨等等,全都由崔金龍一個人負責。雖然前期沒什么銷量,但崔金龍沒有放棄,一個月后,他的網店生意開始逐漸有了起色,這如同強心劑給了崔金龍莫大的動力,也給了他干下去、堅持下去的信心。

崔金龍和員工們一起工作
創業有聲有色 逐步走向正規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網店開了一年后,生意越來越好,崔金龍一人忙不過來,把父母也叫過來幫忙。有了父母的鼎力支持,崔金龍更有干勁兒了,網店越干越順手,銷售量直線攀升。崔金龍開始招收工人,把辦公室和倉庫從自己家搬到了一間租下的居民樓的一樓。
隨著網店生意的逐漸穩定,崔金龍也一直不斷鉆研學習電商營銷的相關知識。他認為,家庭式銷售模式遲早會被淘汰,要想形成一個正規化的企業模式,就必須成立公司,打造專業的團隊。于是,2014年,延邊朝鮮族崔奶奶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了,崔金龍招賢納士,一支專業化電商營銷團隊初具雛形。
2016年時,崔金龍再次有了新的想法,他要創立自己的電商品牌。“雖然之前一直賣的是延邊特產,但畢竟是別人的東西,終究是在給別人‘做嫁衣’。”崔金龍說,代銷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有自己的品牌。經過與團隊的探討,崔金龍注冊了“崔奶奶”商標,并且與多年合作過的供貨商們達成相關協議為他的品牌代加工。這樣一來,“崔奶奶”成了網絡上的獨一無二。
經過8年的不斷發展,崔金龍的網店已經入駐淘寶、天貓、拼多多平臺,銷售模式也從單一線上銷售拓展為平臺直播等多個渠道。現在,“崔奶奶”店鋪產品涵蓋土特產、民俗食品、韓國進口商品等500余種。他帶領的40多人的團隊,在2019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崔金龍正在整理貨品
不忘初心 用電商人的力量回報家鄉
作為延邊地區起步較早的電商之一,崔金龍多年來一直沒有忘記創業初心,在大力推廣延邊特產的同時,也積極為家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崔金龍的團隊和本地的扶貧工廠合作,對149戶貧困戶進行幫扶,涉及200多人,工廠的工人也優先從周邊村莊招聘,讓農戶們一舉兩得。為“崔奶奶”店鋪加工辣白菜的體驗園有地窖1萬平方米,可年產30000到50000噸辣白菜。崔金龍說:“我們的辣白菜都來自扶貧工廠,也希望通過電商的力量,給扶貧工作盡一份力。”
去年,崔金龍的團隊將延邊盛產的五味子產品“搬”進拼多多平臺,僅一年銷量就達到了30000單,累計至目前銷售額80萬元,五味子產品一度供不應求。今年10月26日,“崔奶奶”品牌相關產品還進入了拼多多平臺的“甬延消費扶貧館”,這讓崔金龍覺得是一個推廣延邊特產、助力脫貧攻堅的好機會。
崔金龍表示,團隊今年的目標是銷售額突破5000萬。同時,作為延邊電商人,他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去推廣家鄉特產,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