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健康安全意識 自覺抵制“黑救護車”
延吉新聞網11月18日訊(記者 楊婷婷)眾所周知,救護車擔負著患者的急救轉運任務,是患者心目中的“救命車”。然而,一些人為了賺取不義之財,竟然做起了“黑救護車”生意,他們不但沒有資質還漫天要價,危害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何正確辨別救護車的“身份”?11月17日,記者采訪了延吉市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

正規救護車 楊婷婷 攝
“‘黑救護車’上沒有專業醫護人員,也沒有專業的搶救設備,轉運患者存在較大風險。”據延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于開慶介紹,該中心高度重視整治“黑救護車”這項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研究部署“黑救護車”整治的具體工作,制訂相關工作計劃和措施,聯合公安、運管等部門打擊“黑救護車”營運。同時扎實開展打擊“黑救護車”專項行動宣傳活動,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進一步營造打擊“黑救護車”的濃厚氛圍。
“延吉市急救中心是延吉市唯一一家正規的院前急救醫療機構,救護車車身有明顯的國際急救標識,車體兩側噴有‘延吉市急救中心’字樣,裝有警燈與警報器,車內配備專業的搶救設備及搶救藥品。每輛車配有專業的醫生、護士、司機、救護人員,且著裝為統一的綠色急救工作服,救護車費有正規的收費發票。”于開慶告訴記者,“黑救護車”主要以掙錢為目的,依靠患者的急切心理,市民突發疾病急需救治時,一定要拔打120急救電話,而不要輕信墻角的小廣告和各類非正規渠道的“急救熱線”。

正規救護車車體兩側噴有‘延吉市急救中心’字樣 楊婷婷 攝

于開慶介紹救護車內的搶救設備及搶救藥品 楊婷婷 攝

車身及工作服有明顯的國際急救標識 楊婷婷 攝
在此,延吉市急救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健康安全意識,自覺抵制“黑救護車”,共同維護患者及家屬的合法權益。

正規救護車 楊婷婷 攝
“‘黑救護車’上沒有專業醫護人員,也沒有專業的搶救設備,轉運患者存在較大風險。”據延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于開慶介紹,該中心高度重視整治“黑救護車”這項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研究部署“黑救護車”整治的具體工作,制訂相關工作計劃和措施,聯合公安、運管等部門打擊“黑救護車”營運。同時扎實開展打擊“黑救護車”專項行動宣傳活動,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進一步營造打擊“黑救護車”的濃厚氛圍。
“延吉市急救中心是延吉市唯一一家正規的院前急救醫療機構,救護車車身有明顯的國際急救標識,車體兩側噴有‘延吉市急救中心’字樣,裝有警燈與警報器,車內配備專業的搶救設備及搶救藥品。每輛車配有專業的醫生、護士、司機、救護人員,且著裝為統一的綠色急救工作服,救護車費有正規的收費發票。”于開慶告訴記者,“黑救護車”主要以掙錢為目的,依靠患者的急切心理,市民突發疾病急需救治時,一定要拔打120急救電話,而不要輕信墻角的小廣告和各類非正規渠道的“急救熱線”。

正規救護車車體兩側噴有‘延吉市急救中心’字樣 楊婷婷 攝

于開慶介紹救護車內的搶救設備及搶救藥品 楊婷婷 攝

車身及工作服有明顯的國際急救標識 楊婷婷 攝
在此,延吉市急救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健康安全意識,自覺抵制“黑救護車”,共同維護患者及家屬的合法權益。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