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顯成效 返還涉案資金680萬
延吉新聞網12月9日訊(記者 季芳旭)12月9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百日宣傳活動新聞通報會暨集中返贓大會在延吉市公安局舉行。活動通報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并集中返還已偵破案件扣押的涉案資金,現場返還贓款680余萬元。

返贓大會

返贓大會

受害人向辦案民警贈送錦旗
近年來,在全市刑事案件持續(xù)下降,治安環(huán)境不斷向好的總體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卻在年年攀升,正逐步替代傳統(tǒng)“盜搶騙”成為新常態(tài)下的突出侵財類犯罪案件。犯罪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層出不窮,受騙群眾財產損失巨大,反響強烈,已成為影響全市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
年初以來,延吉市公安局以“云劍”2020、“長城2號”“510”等專項行動為載體,以“破大案、打團伙、追黑財”為主攻方向,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外擴資源、內挖潛力,整合全局網絡人才,不斷攻克技術難題,重拳出擊、晝夜鏖戰(zhàn),相繼偵破郝某等人電信網絡詐騙案、“11.30”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等一大批新興網絡犯罪案件,打掉電詐團伙14個,搗毀窩點6處,破案92起,抓獲142人,止付金額907萬元,凍結資金518萬元,追回贓款贓物700余萬元。破案數、抓獲數、止付金額、凍結資金分別同比上升300%、37%、181%和204%,沉重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為群眾挽回了經濟損失,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有力促進全市社會治安大局穩(wěn)定,彰顯了正義。
延吉市公安局政委楊平平表示,今天既是一場返贓大會,也是一場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大會。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上升勢頭,切實解決群眾財產損失巨大的迫切問題,10月以來,市公安局按照“全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百日宣傳”工作部署,投入40余萬元購買了“金鐘罩” 終結詐騙服務號微信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免費注冊使用,依托反電詐中心大數據庫可對注冊用戶實施在線預警,一旦群眾接到詐騙電話,系統(tǒng)將第一時間推送反電詐預警信息,公安機關也將通過電話點對點提醒注冊用戶,“雙層防護網”可有效防止群眾受到電信詐騙犯罪的侵害。
截至目前,全市“金鐘罩”注冊用戶已達10萬余人,程序上線運行2個月來,已成功預警電信網絡詐騙120起,勸阻群眾120人,防范效果十分顯著。希望全市廣大群眾踴躍注冊“金鐘罩”應用程序,運用科技手段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與公安機關共筑反詐防線。

返贓大會

返贓大會

受害人向辦案民警贈送錦旗
近年來,在全市刑事案件持續(xù)下降,治安環(huán)境不斷向好的總體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卻在年年攀升,正逐步替代傳統(tǒng)“盜搶騙”成為新常態(tài)下的突出侵財類犯罪案件。犯罪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層出不窮,受騙群眾財產損失巨大,反響強烈,已成為影響全市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
年初以來,延吉市公安局以“云劍”2020、“長城2號”“510”等專項行動為載體,以“破大案、打團伙、追黑財”為主攻方向,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外擴資源、內挖潛力,整合全局網絡人才,不斷攻克技術難題,重拳出擊、晝夜鏖戰(zhàn),相繼偵破郝某等人電信網絡詐騙案、“11.30”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等一大批新興網絡犯罪案件,打掉電詐團伙14個,搗毀窩點6處,破案92起,抓獲142人,止付金額907萬元,凍結資金518萬元,追回贓款贓物700余萬元。破案數、抓獲數、止付金額、凍結資金分別同比上升300%、37%、181%和204%,沉重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為群眾挽回了經濟損失,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有力促進全市社會治安大局穩(wěn)定,彰顯了正義。
延吉市公安局政委楊平平表示,今天既是一場返贓大會,也是一場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大會。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上升勢頭,切實解決群眾財產損失巨大的迫切問題,10月以來,市公安局按照“全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百日宣傳”工作部署,投入40余萬元購買了“金鐘罩” 終結詐騙服務號微信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免費注冊使用,依托反電詐中心大數據庫可對注冊用戶實施在線預警,一旦群眾接到詐騙電話,系統(tǒng)將第一時間推送反電詐預警信息,公安機關也將通過電話點對點提醒注冊用戶,“雙層防護網”可有效防止群眾受到電信詐騙犯罪的侵害。
截至目前,全市“金鐘罩”注冊用戶已達10萬余人,程序上線運行2個月來,已成功預警電信網絡詐騙120起,勸阻群眾120人,防范效果十分顯著。希望全市廣大群眾踴躍注冊“金鐘罩”應用程序,運用科技手段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與公安機關共筑反詐防線。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