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先鋒】封控小區里的“巾幗紅”
延吉新聞網3月28日訊(記者 季芳旭)“老人和孩子,我就托付給你了,有事隨時保持聯系吧”。3月13日,建工街道長林社區黨總支紀檢委員劉穎將“小家”托付給丈夫,自己主動請纓,義無反顧進入電力A區(南區)封控區,成為防疫突擊隊的一員。

劉穎日常工作中清點防疫物資

在封控區整理工作臺賬
根據工作安排,劉穎負責封控、管控區人員信息統計、物資保障和信息上報工作。為了盡快了解小區情況,劉穎通過打電話、入戶排查等形式第一時間將數據匯報上報,接下來每天都是連夜匯總數據、建立臺賬,為下一步規范管控提供重要依據。繁瑣數據整理、上報都使她每天工作到深夜,高強度的工作,幾天下來,她嗓子啞了、眼圈黑了,可她從來沒有怨言,用實際行動默默地奉獻著。
“是社區工作人員嗎?我的胳膊已經疼三天了,怎么辦呀?”“我家孩子哮喘犯了,需要就醫,能幫忙聯系一下救護車嗎?”“我媽媽的心臟藥用完了,家人在其他地方隔離,能不能幫我買點藥”......面對隔離管控人員訴求,劉穎總是耐心記錄,細心解答,及時轉辦,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讓特殊時期的群眾訴求得到滿意答復,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劉穎的媽媽年事已高,基礎病比較多,這成了她在封控區最大的牽掛。每天她只能通過電話或微信視頻,提醒母親注意身體,按時吃藥。遠在外地讀高二的兒子,疫情期間一直在學校上網課,兒子特別懂事,總是用暖心的話語安慰劉穎,這讓她感到無比幸福。也更加堅定她在防疫工作中加倍努力,待到疫情散去,迎來更多家庭的大團聚。
每當累的時候,只要一想到無數奮戰在防疫一線的人,劉穎暗暗地為自己加油鼓勁兒。她總是說,在封控區每天都有讓她感動的人和事,自己做的這些事情不算什么。困難面前不退縮,這是像劉穎一樣無數防疫一線人員的真實寫照,相信齊心協力、眾志成城,一定能迎來春暖花開。

劉穎日常工作中清點防疫物資

在封控區整理工作臺賬
根據工作安排,劉穎負責封控、管控區人員信息統計、物資保障和信息上報工作。為了盡快了解小區情況,劉穎通過打電話、入戶排查等形式第一時間將數據匯報上報,接下來每天都是連夜匯總數據、建立臺賬,為下一步規范管控提供重要依據。繁瑣數據整理、上報都使她每天工作到深夜,高強度的工作,幾天下來,她嗓子啞了、眼圈黑了,可她從來沒有怨言,用實際行動默默地奉獻著。
“是社區工作人員嗎?我的胳膊已經疼三天了,怎么辦呀?”“我家孩子哮喘犯了,需要就醫,能幫忙聯系一下救護車嗎?”“我媽媽的心臟藥用完了,家人在其他地方隔離,能不能幫我買點藥”......面對隔離管控人員訴求,劉穎總是耐心記錄,細心解答,及時轉辦,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讓特殊時期的群眾訴求得到滿意答復,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劉穎的媽媽年事已高,基礎病比較多,這成了她在封控區最大的牽掛。每天她只能通過電話或微信視頻,提醒母親注意身體,按時吃藥。遠在外地讀高二的兒子,疫情期間一直在學校上網課,兒子特別懂事,總是用暖心的話語安慰劉穎,這讓她感到無比幸福。也更加堅定她在防疫工作中加倍努力,待到疫情散去,迎來更多家庭的大團聚。
每當累的時候,只要一想到無數奮戰在防疫一線的人,劉穎暗暗地為自己加油鼓勁兒。她總是說,在封控區每天都有讓她感動的人和事,自己做的這些事情不算什么。困難面前不退縮,這是像劉穎一樣無數防疫一線人員的真實寫照,相信齊心協力、眾志成城,一定能迎來春暖花開。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