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繡夕陽
2022-05-27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細長的鋼針、多彩的絲線,不一會兒工夫,鞋墊上的繡花就變得輪廓清晰,延吉市河南街道春光社區繡娘隊的老人們不僅縫制出活靈活現的圖案,也縫制出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這支繡娘隊由春光社區轄區6名老人組成,年紀最大的86歲、最小的68歲,平均年齡超過80歲。其中,繡活最好的是年紀最大的湯龍愛,其他幾位老人都是跟著她學,慢慢地喜歡上了刺繡。
多年前,湯龍愛夫婦從龍井市老頭溝鎮搬到延吉市,既方便陪老伴看病,也離兒子近一些。8年前,湯龍愛的老伴去世后,她突然覺得生活沒有了方向。為打發晚年時光,湯龍愛開始做鞋墊,再往鞋墊上繡花。“以前在老頭溝生活的時候,看鄰居做,自己也跟著學了點。”湯龍愛說,身體不好,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就縫縫繡繡的還有點兒基礎。
湯龍愛找來一些布料,洗干凈、熨平整,拓鞋樣、車線、包邊、繡花樣......憑著過去縫補的基礎,再加上自己用心琢磨,鞋墊繡的有模有樣,街坊鄰里看見后贊不絕口。見鄰居喜歡,湯龍愛就將鞋墊送給對方,有些人覺得不好意思要付錢,統統被湯龍愛拒絕。這些年,湯龍愛繡的鞋墊有數百雙之多。
因為上了年紀,又是獨居,街坊鄰里的老姐妹便經常來看望湯龍愛。大家在一起聊天、唱歌,看湯龍愛繡鞋墊。瞧著大家看的入神,湯龍愛就拉著幾個鄰居姐妹一起繡。“受疫情影響,居家期間,全靠繡鞋墊打發時間,也不覺得日子無聊了。”今年68歲的陳玉俠說, “疫情期間,大家都繡了不少鞋墊,想著送給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表達我們的心意。”陳玉俠還告訴記者,馬上就要迎來建州70周年,幾個老姐妹正計劃著繡點“特別”的禮物向州慶獻禮。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 文/圖)

多年前,湯龍愛夫婦從龍井市老頭溝鎮搬到延吉市,既方便陪老伴看病,也離兒子近一些。8年前,湯龍愛的老伴去世后,她突然覺得生活沒有了方向。為打發晚年時光,湯龍愛開始做鞋墊,再往鞋墊上繡花。“以前在老頭溝生活的時候,看鄰居做,自己也跟著學了點。”湯龍愛說,身體不好,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就縫縫繡繡的還有點兒基礎。
湯龍愛找來一些布料,洗干凈、熨平整,拓鞋樣、車線、包邊、繡花樣......憑著過去縫補的基礎,再加上自己用心琢磨,鞋墊繡的有模有樣,街坊鄰里看見后贊不絕口。見鄰居喜歡,湯龍愛就將鞋墊送給對方,有些人覺得不好意思要付錢,統統被湯龍愛拒絕。這些年,湯龍愛繡的鞋墊有數百雙之多。
因為上了年紀,又是獨居,街坊鄰里的老姐妹便經常來看望湯龍愛。大家在一起聊天、唱歌,看湯龍愛繡鞋墊。瞧著大家看的入神,湯龍愛就拉著幾個鄰居姐妹一起繡。“受疫情影響,居家期間,全靠繡鞋墊打發時間,也不覺得日子無聊了。”今年68歲的陳玉俠說, “疫情期間,大家都繡了不少鞋墊,想著送給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表達我們的心意。”陳玉俠還告訴記者,馬上就要迎來建州70周年,幾個老姐妹正計劃著繡點“特別”的禮物向州慶獻禮。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 文/圖)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