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血淚山”二十多年只為讓年輕一代勿忘國恥

21年來,邱立平默默無聞地守護著“血淚山陳列館”,不計報酬,盡職盡責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
中國吉林網訊 汽車在白雪覆蓋的大山之間穿行,得知記者的目的地是大石人鎮的“血淚山”時,健談的司機一下子找到了話題:“七十年代,我上小學時去過那里,那有個‘血淚山陳列館’,我們去參觀那會兒還叫‘血淚山階級教育展覽館’呢,那時候還有日本投降后繳獲的日式軍刀、三八大蓋兒、小手槍兒什么的,后來年久失修好像都遺失了,現在的陳列館我沒去過,但那里的館長邱老爺子,我可知道,不光我,這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守著‘血淚山’二十多年嘍!”
司機口中的“邱老爺子”就是現任“血淚山陳列館”館長邱立平,從1993年到現在,邱立平經歷了從企業破產失業到地方政府接收繼續聘用的人生起伏,但卻始終沒有動搖他堅守“血淚山”的信念,沒有違背過他最初的誓言:要用“血淚山”這段慘痛的歷史教育后代,勿忘國恥!
1993年初春,邱立平接手了當時還是通化礦務局下屬單位的“通化礦務局礦石陳列館”(血淚山陳列館前身),上任第一天,他就發現“血淚山”上的遺址由于多年失修損壞嚴重,原有的陳列文物也大多流失,通往遇難礦工紀念碑的臺階也因常年風化而破敗不堪,全館上下也只剩一些殘缺的歷史資料。面對這種情況,邱立平第一時間對保留下來的史料進行了搶救性整理,并于1994年、1995年兩次組織人員對遺址進行維修。分別修繕了“父子墳”、“夫妻墳”等多處遺址。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他不計報酬,不辭辛勞地為各界參觀者做義務講解員,通過大量史實資料控訴著日本侵華的種種罪行:“當我第一次看到有關日本篡改教科書想掩蓋侵略事實的時候,就異常氣憤,我覺得有義務保護好這處遺址,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了解這段屈辱的血淚史,激勵他們自強、奮進!”問及邱立平這么多年來堅守在陳列館的原因時,老人這樣告訴我們。
在多年的講解過程中,邱立平老人遇到過很多事,說起讓他最難忘的,還是在2006年。“那是個夏天,一群放暑假的中學生,特意坐車從江源到陳列館找到我,讓我給他們做講解,我當時特別感動,這些孩子是主動過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他們沒忘了這段歷史,沒忘了咱這黑土地上曾經的血的教訓!”
“沒有邱館長,血淚山不能變這么好,他今年都64了,仍然被政府返聘在這里工作,這些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他一個人守在這,條件挺艱苦的,邱館長要是不干了,誰能甘心情愿來這么偏遠的地方啊!”附近的居民說。
21年來,邱立平默默無聞地守護著“血淚山陳列館”,歷盡艱難,不計報酬,盡職盡責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我是一輩子的老黨員了,不要啥條件待遇的,我覺得我這輩子,能盡力把這些遺址保護、修繕好就能瞑目了,咱不能讓‘血淚山’乃至中國遭到侵略欺壓的屈辱歷史被后人遺忘了!”
中國即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當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多已離世,留給我們的只剩下這些血淚斑斑的遺址。邱立平,用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保護著這些遺址的完整,為后人記住這段歷史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70年,仇恨不曾生長,記憶卻無法磨滅,這段歷史并不會隨著歲月的遠去而有絲毫淡化,相反,正是有了如邱立平這樣有著堅定信念的人的默默耕耘,這段民族成長中至關重要的經歷,終會永遠地留在中華民族的生命里。 (實習記者 矣玲玲/報道 本人供圖)
中國吉林網訊 汽車在白雪覆蓋的大山之間穿行,得知記者的目的地是大石人鎮的“血淚山”時,健談的司機一下子找到了話題:“七十年代,我上小學時去過那里,那有個‘血淚山陳列館’,我們去參觀那會兒還叫‘血淚山階級教育展覽館’呢,那時候還有日本投降后繳獲的日式軍刀、三八大蓋兒、小手槍兒什么的,后來年久失修好像都遺失了,現在的陳列館我沒去過,但那里的館長邱老爺子,我可知道,不光我,這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守著‘血淚山’二十多年嘍!”
司機口中的“邱老爺子”就是現任“血淚山陳列館”館長邱立平,從1993年到現在,邱立平經歷了從企業破產失業到地方政府接收繼續聘用的人生起伏,但卻始終沒有動搖他堅守“血淚山”的信念,沒有違背過他最初的誓言:要用“血淚山”這段慘痛的歷史教育后代,勿忘國恥!
1993年初春,邱立平接手了當時還是通化礦務局下屬單位的“通化礦務局礦石陳列館”(血淚山陳列館前身),上任第一天,他就發現“血淚山”上的遺址由于多年失修損壞嚴重,原有的陳列文物也大多流失,通往遇難礦工紀念碑的臺階也因常年風化而破敗不堪,全館上下也只剩一些殘缺的歷史資料。面對這種情況,邱立平第一時間對保留下來的史料進行了搶救性整理,并于1994年、1995年兩次組織人員對遺址進行維修。分別修繕了“父子墳”、“夫妻墳”等多處遺址。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他不計報酬,不辭辛勞地為各界參觀者做義務講解員,通過大量史實資料控訴著日本侵華的種種罪行:“當我第一次看到有關日本篡改教科書想掩蓋侵略事實的時候,就異常氣憤,我覺得有義務保護好這處遺址,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了解這段屈辱的血淚史,激勵他們自強、奮進!”問及邱立平這么多年來堅守在陳列館的原因時,老人這樣告訴我們。
在多年的講解過程中,邱立平老人遇到過很多事,說起讓他最難忘的,還是在2006年。“那是個夏天,一群放暑假的中學生,特意坐車從江源到陳列館找到我,讓我給他們做講解,我當時特別感動,這些孩子是主動過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他們沒忘了這段歷史,沒忘了咱這黑土地上曾經的血的教訓!”
“沒有邱館長,血淚山不能變這么好,他今年都64了,仍然被政府返聘在這里工作,這些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他一個人守在這,條件挺艱苦的,邱館長要是不干了,誰能甘心情愿來這么偏遠的地方啊!”附近的居民說。
21年來,邱立平默默無聞地守護著“血淚山陳列館”,歷盡艱難,不計報酬,盡職盡責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我是一輩子的老黨員了,不要啥條件待遇的,我覺得我這輩子,能盡力把這些遺址保護、修繕好就能瞑目了,咱不能讓‘血淚山’乃至中國遭到侵略欺壓的屈辱歷史被后人遺忘了!”
中國即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當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多已離世,留給我們的只剩下這些血淚斑斑的遺址。邱立平,用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保護著這些遺址的完整,為后人記住這段歷史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70年,仇恨不曾生長,記憶卻無法磨滅,這段歷史并不會隨著歲月的遠去而有絲毫淡化,相反,正是有了如邱立平這樣有著堅定信念的人的默默耕耘,這段民族成長中至關重要的經歷,終會永遠地留在中華民族的生命里。 (實習記者 矣玲玲/報道 本人供圖)
【本網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