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凝心聚力共建文明家園
2019-11-28 標簽: 來源:人民網
今年以來,共青團延吉市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用實際行動引領和呼吁市民保護環境,將“創城”活動帶入大街小巷,為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志愿奉獻,凝聚創城工作合力。共青團延吉市委于高考和中考期間開展為期4天的“愛心助考、圓夢未來”志愿服務活動,設愛心助考服務站,為學子及考生家長提供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開展“紅領巾交通文明志愿者”文明交通勸導活動,讓學生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通行意識、文明交通意識的同時,用熱情的服務提醒勸導橫穿馬路、闖紅燈、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者。組織全市600余名志愿者,為2019延吉國際馬拉松賽提供賽事引導、存取衣物、補給分發、賽后控制、芯片計時等多項服務工作。招募50余名“學雷鋒紀念日”志愿服務青年志愿者,根據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及志愿服務活動需求,積極投入到各項志愿者服務活動當中。
主題教育,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共青團延吉市委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以多種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創城工作有機融合于青少年日常教育教學,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廣大青少年潛移默化地感悟文明的魅力,積極踐行文明行為,不斷提高文明素養。舉辦“百年滄桑·青春五四”紀念五四一百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帶動全市各級千余名團員在指定區域開展創建文明城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7月22日至26日,受共青團寧波市鄞州區委邀請,組織35名各領域基層團干部,參加2019年鄞州-延吉團干部培訓班。圍繞“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主題開展第五屆延吉市青少年演講比賽,激發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為譜寫新時代延吉發展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整治環境,共建美麗家園。共青團延吉市委根據創建辦網格化包保方案,積極與社區對接,日常化、常態化組織各級團員青年到河南街道晨光社區、北山街道丹延社區及依蘭鎮臺巖村、朝陽川鎮柳新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用實際行動引領和呼吁公民愛護環境,將創城活動帶入大街小巷。開展依蘭鎮臺巖村及朝陽川鎮柳新村人居衛生整治和花草種植工作,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共青團延吉市委共組織各基層團組織志愿者參與“創建文明城市”環境整治活動40余次。(記者代黎黎)
原文鏈接:http://jl.people.com.cn/n2/2019/1128/c349771-33584433.html
志愿奉獻,凝聚創城工作合力。共青團延吉市委于高考和中考期間開展為期4天的“愛心助考、圓夢未來”志愿服務活動,設愛心助考服務站,為學子及考生家長提供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開展“紅領巾交通文明志愿者”文明交通勸導活動,讓學生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通行意識、文明交通意識的同時,用熱情的服務提醒勸導橫穿馬路、闖紅燈、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者。組織全市600余名志愿者,為2019延吉國際馬拉松賽提供賽事引導、存取衣物、補給分發、賽后控制、芯片計時等多項服務工作。招募50余名“學雷鋒紀念日”志愿服務青年志愿者,根據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及志愿服務活動需求,積極投入到各項志愿者服務活動當中。
主題教育,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共青團延吉市委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以多種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創城工作有機融合于青少年日常教育教學,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廣大青少年潛移默化地感悟文明的魅力,積極踐行文明行為,不斷提高文明素養。舉辦“百年滄桑·青春五四”紀念五四一百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帶動全市各級千余名團員在指定區域開展創建文明城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7月22日至26日,受共青團寧波市鄞州區委邀請,組織35名各領域基層團干部,參加2019年鄞州-延吉團干部培訓班。圍繞“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主題開展第五屆延吉市青少年演講比賽,激發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為譜寫新時代延吉發展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整治環境,共建美麗家園。共青團延吉市委根據創建辦網格化包保方案,積極與社區對接,日常化、常態化組織各級團員青年到河南街道晨光社區、北山街道丹延社區及依蘭鎮臺巖村、朝陽川鎮柳新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用實際行動引領和呼吁公民愛護環境,將創城活動帶入大街小巷。開展依蘭鎮臺巖村及朝陽川鎮柳新村人居衛生整治和花草種植工作,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共青團延吉市委共組織各基層團組織志愿者參與“創建文明城市”環境整治活動40余次。(記者代黎黎)
原文鏈接:http://jl.people.com.cn/n2/2019/1128/c349771-33584433.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