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碧水藍天凈土 延吉市環保成績斐然
2021-01-11 標簽: 來源:新華網
近幾年來過延吉的人都會對那藍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氣贊嘆不已。延吉市更是連續獲得了國家文明城、中國最具綠意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百強縣、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等殊榮,空氣全年優良率達到98%以上。成績的取得與延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扎實細致的工作分不開。延吉市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的頭等大事來抓,以建設美麗延吉為目標,以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為抓手,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環保城市,走出了一條高端發展、綠色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關停200多個小鍋爐 讓天更藍
截至2020年12月31日,366天的有效天數中,延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2天,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天,其中Ⅰ級(優)天數為250天,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8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8.9%,較去年同期上升了 3.1個百分點。而12月份整個月,延吉市的空氣優良的天數更是達到了100%。
很多人還記得多年前延吉市一到冬天空氣里就會漂浮著無數煙灰,空氣能見度極低,戴的口罩外面會蒙上一層厚厚的黑灰。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象,還老百姓一個清新的空氣,藍藍的天,延吉市政府下定決心整治大氣污染。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市長為組長,由生態環境部門、住建部門等成員單位組成的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深入推進煤煙型污染防治,針對污染嚴重的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進行重點管控,整改不合格的勒令關停。市長蔡奎龍督戰,關停污染嚴重的200多個不合格的小鍋爐不手軟。不到兩年時間,延吉市的冬天恢復了明媚的藍天,清新的空氣。
秸稈焚燒引起的大氣污染是每年春天的重要污染源,為改變這一現象,延吉市主管市長具體負責秸稈禁燒工作,每年春天制定秸稈焚燒方案,建立了秸稈市包鎮、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四級網格長責任包保責任體系,按照地塊確定四級包保責任人,并簽訂四級秸稈禁燒責任書。為徹底解決秸稈回收利用問題,延吉市招商引資建立了幾個回收利用秸稈的工廠。在延吉西面的一個工廠里,成捆的秸稈被高溫蒸煮壓縮后形成一個個小硬條,將作為鍋爐的燃料。“秸稈在蒸煮壓縮過程中釋放了一些污染環境的粉塵,同時不再集中燃燒,對大氣的污染就基本消除了。”延吉市環保局稽查大隊工作人員說。
擴建、升級污水處理廠 讓水更清
穿城而過的布爾哈通河是延吉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清澈的河水、美麗的音樂噴泉,兩岸燈火璀璨,夏日的夜晚這里就是延吉市最熱鬧的地方,吸引無數群眾到此賞景、納涼。而在幾年前,這里的河水還是臭水,水質曾是最劣質的5類,屬黑臭水體。為徹底改變這一現象,延吉市政府下決心擴建、升級了污水處理廠,同時加大市政污水管網建設,不僅將全部城市小區下水道都連接到污水處理廠,同時將新興工業區、高新開發區兩個工業區的官網鋪設到位,直接接到污水處理廠,保證整個城市沒有一處會產生污水的地方遺漏。
一條條來自城市飯店、居民區和工業區的污水被接入污水處理廠,在這里經過七重過濾后,變成清澈的水后,又被重新排入河道。這時,人們看到的就是清澈干凈的河流。
“污水處理廠原來的規模只能處理10萬噸的污水,另外城市飯店的污水沒有完全接入,于是我們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升級,一是擴大了處理能力,現在能處理25萬噸污水,這樣整個城市污水全部都經過處理后再排放。二是原有設備升級,提高了凈化過濾能力,原來只能達到一級B的標準,現在都是一級A。”延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文華說。
經過處理的污水排入延吉市的河流中,水質得到了大幅提高,布爾哈通河延吉下國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體(延吉下斷面目標值為Ⅳ類水體);延吉市五道水庫、延河水庫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Ⅲ類水體標準,達標率100%。
建成東北最大垃圾焚燒場 讓山更青
城市垃圾處理一直以來都是環保難題,也是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幾年前,延吉市南山有一處運營二十年的垃圾場,這里堆積著延吉市二十年來的城市垃圾,在垃圾處理技術匱乏的年代,它的存在給土壤和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垃圾場產生的沼氣容易引起爆炸,存在隱患。為了徹底解決城市垃圾污染環境問題,延吉市政府下定決心引進了垃圾焚燒發電公司,不僅徹底解決了垃圾污染問題,還變廢為寶,將垃圾變成電能,實現了垃圾處理質的飛躍。
在專業處理垃圾的延吉市天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內,堆積如山的垃圾被巨大的吊爪抓起放進焚燒爐里充分燃燒,燃燒產生的巨大能量帶動了發電機產生電能,變廢為寶。而在這個處理垃圾的企業,窗明幾凈,辦公區整潔得讓人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處理垃圾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于2015年開始建設,2017年開始進行垃圾焚燒,現在每年能夠焚燒延吉市25萬噸生活垃圾,通過焚燒,一噸生活垃圾焚燒能夠轉換城230度電量,直接接入國家電網。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延吉市委市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發改、城建等部門給予最大方便。垃圾焚燒每噸政府提供58元處理費,在政府財政不寬裕的情況下,這筆錢始終如期撥付,讓企業得以良性運轉。同時政府積極為企業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幫助企業發展?,F在企業不僅處理延吉市的生活垃圾,還將和龍、琿春、圖們、龍井的垃圾接手過來一起處理,讓企業生產力達到了飽和,既改變了附近地區的環境,也讓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同時,為了解決餐廚垃圾問題,延吉市今年還引進了一個專門處理餐廚垃圾的公司,全市所有的餐廚垃圾都被送到該公司進行焚燒處理,焚燒后的垃圾被做成化肥原料,同時提煉出地溝油成為煉柴油的原料。而在焚燒的同時產生的巨大能源又能夠發電,可謂一舉三得。
“引進這種垃圾焚燒公司政府是需要有相當大的決心和勇氣的,因為這種企業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資金和配套服務都需要耗費大量財政支出,延吉市委、市政府將環保視為頭等大事,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環保問題,而且引進的企業是全國垃圾處理比較先進的企業,這也是這幾年延吉市環保工作表現突出的重要原因。”延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文華說。
冬日的早晨,明媚的陽光中,剛剛獲評國家文明城的延吉街道干凈,河水清澈,空氣清新,這個被國內外游客譽為宜居城市的邊陲小城里,充滿著溫馨、整潔、美好的生活氣息。
原文鏈接:http://www.jl.xinhuanet.com/2021-01/08/c_1126959398.htm
關停200多個小鍋爐 讓天更藍
截至2020年12月31日,366天的有效天數中,延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2天,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天,其中Ⅰ級(優)天數為250天,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8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8.9%,較去年同期上升了 3.1個百分點。而12月份整個月,延吉市的空氣優良的天數更是達到了100%。
很多人還記得多年前延吉市一到冬天空氣里就會漂浮著無數煙灰,空氣能見度極低,戴的口罩外面會蒙上一層厚厚的黑灰。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象,還老百姓一個清新的空氣,藍藍的天,延吉市政府下定決心整治大氣污染。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市長為組長,由生態環境部門、住建部門等成員單位組成的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深入推進煤煙型污染防治,針對污染嚴重的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進行重點管控,整改不合格的勒令關停。市長蔡奎龍督戰,關停污染嚴重的200多個不合格的小鍋爐不手軟。不到兩年時間,延吉市的冬天恢復了明媚的藍天,清新的空氣。
秸稈焚燒引起的大氣污染是每年春天的重要污染源,為改變這一現象,延吉市主管市長具體負責秸稈禁燒工作,每年春天制定秸稈焚燒方案,建立了秸稈市包鎮、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四級網格長責任包保責任體系,按照地塊確定四級包保責任人,并簽訂四級秸稈禁燒責任書。為徹底解決秸稈回收利用問題,延吉市招商引資建立了幾個回收利用秸稈的工廠。在延吉西面的一個工廠里,成捆的秸稈被高溫蒸煮壓縮后形成一個個小硬條,將作為鍋爐的燃料。“秸稈在蒸煮壓縮過程中釋放了一些污染環境的粉塵,同時不再集中燃燒,對大氣的污染就基本消除了。”延吉市環保局稽查大隊工作人員說。
擴建、升級污水處理廠 讓水更清
穿城而過的布爾哈通河是延吉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清澈的河水、美麗的音樂噴泉,兩岸燈火璀璨,夏日的夜晚這里就是延吉市最熱鬧的地方,吸引無數群眾到此賞景、納涼。而在幾年前,這里的河水還是臭水,水質曾是最劣質的5類,屬黑臭水體。為徹底改變這一現象,延吉市政府下決心擴建、升級了污水處理廠,同時加大市政污水管網建設,不僅將全部城市小區下水道都連接到污水處理廠,同時將新興工業區、高新開發區兩個工業區的官網鋪設到位,直接接到污水處理廠,保證整個城市沒有一處會產生污水的地方遺漏。
一條條來自城市飯店、居民區和工業區的污水被接入污水處理廠,在這里經過七重過濾后,變成清澈的水后,又被重新排入河道。這時,人們看到的就是清澈干凈的河流。
“污水處理廠原來的規模只能處理10萬噸的污水,另外城市飯店的污水沒有完全接入,于是我們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升級,一是擴大了處理能力,現在能處理25萬噸污水,這樣整個城市污水全部都經過處理后再排放。二是原有設備升級,提高了凈化過濾能力,原來只能達到一級B的標準,現在都是一級A。”延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文華說。
經過處理的污水排入延吉市的河流中,水質得到了大幅提高,布爾哈通河延吉下國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體(延吉下斷面目標值為Ⅳ類水體);延吉市五道水庫、延河水庫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Ⅲ類水體標準,達標率100%。
建成東北最大垃圾焚燒場 讓山更青
城市垃圾處理一直以來都是環保難題,也是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幾年前,延吉市南山有一處運營二十年的垃圾場,這里堆積著延吉市二十年來的城市垃圾,在垃圾處理技術匱乏的年代,它的存在給土壤和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垃圾場產生的沼氣容易引起爆炸,存在隱患。為了徹底解決城市垃圾污染環境問題,延吉市政府下定決心引進了垃圾焚燒發電公司,不僅徹底解決了垃圾污染問題,還變廢為寶,將垃圾變成電能,實現了垃圾處理質的飛躍。
在專業處理垃圾的延吉市天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內,堆積如山的垃圾被巨大的吊爪抓起放進焚燒爐里充分燃燒,燃燒產生的巨大能量帶動了發電機產生電能,變廢為寶。而在這個處理垃圾的企業,窗明幾凈,辦公區整潔得讓人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處理垃圾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于2015年開始建設,2017年開始進行垃圾焚燒,現在每年能夠焚燒延吉市25萬噸生活垃圾,通過焚燒,一噸生活垃圾焚燒能夠轉換城230度電量,直接接入國家電網。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延吉市委市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發改、城建等部門給予最大方便。垃圾焚燒每噸政府提供58元處理費,在政府財政不寬裕的情況下,這筆錢始終如期撥付,讓企業得以良性運轉。同時政府積極為企業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幫助企業發展?,F在企業不僅處理延吉市的生活垃圾,還將和龍、琿春、圖們、龍井的垃圾接手過來一起處理,讓企業生產力達到了飽和,既改變了附近地區的環境,也讓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同時,為了解決餐廚垃圾問題,延吉市今年還引進了一個專門處理餐廚垃圾的公司,全市所有的餐廚垃圾都被送到該公司進行焚燒處理,焚燒后的垃圾被做成化肥原料,同時提煉出地溝油成為煉柴油的原料。而在焚燒的同時產生的巨大能源又能夠發電,可謂一舉三得。
“引進這種垃圾焚燒公司政府是需要有相當大的決心和勇氣的,因為這種企業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資金和配套服務都需要耗費大量財政支出,延吉市委、市政府將環保視為頭等大事,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環保問題,而且引進的企業是全國垃圾處理比較先進的企業,這也是這幾年延吉市環保工作表現突出的重要原因。”延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文華說。
冬日的早晨,明媚的陽光中,剛剛獲評國家文明城的延吉街道干凈,河水清澈,空氣清新,這個被國內外游客譽為宜居城市的邊陲小城里,充滿著溫馨、整潔、美好的生活氣息。
原文鏈接:http://www.jl.xinhuanet.com/2021-01/08/c_1126959398.htm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