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道】延吉市著力控制春季環境污染
2021-05-13 標簽: 來源:中國報道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為了堅決打好春季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各種污染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吉林省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全面壓實壓緊責任,建立完善聯動工作機制,嚴格考核問責,查源頭、抓整改、促規范,切實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從根本上消除環境安全隱患,保障全市生態環境安全。
開展拉網排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為了有力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思想上持續自警自醒,在工作上保持力度韌性,認真解決好“露面”的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生態環保管控無盲區。由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牽頭,協調延吉市住建局、水利局、城管局等12個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察組,共分3批次召開生態環境問題工作推進會議,研究討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布爾哈通河流域污水排污口、秸稈綜合利用及焚燒管控等共13個生態環境問題;共開展了21次53個現場檢查,直接問題間接問題同步查、全面查,堅持零容忍、非例外。
嚴加動態監管,著力控制污染隱患。按照《2021年延邊州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計劃》、《延邊州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2021年春季燃煤鍋爐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的安排,為控制全市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能源結構調整,針對市內建城區10 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和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采取“不定時間、不分晝夜、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檢查”的方式,定期、不定期進行專項檢查。
強化聯動,精準管控,打好秸稈禁燒攻堅戰。為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污染,保持優良的大氣環境質量,制定了《延吉市2020年秋冬季至2021年春季秸稈全量化處置方案》,堅持依法禁燒、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教育與處罰并重的原則,將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作為藍天保衛戰的一項重要戰役。從2020年10月底至2021年5月底前,全市區域內要嚴格落實省級要求的秸稈離田、秸稈禁燒、綜合利用,禁止擅自露天焚農作物秸稈、垃圾、荒草、落葉等,努力做到秸稈禁燒區“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留一片黑”,最大限度減少秸稈火點數量,力爭實現“零火點”。全市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由市政府負總責,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并授權延吉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環委辦)進行協調調度,由農業部門牽頭, 19個相關部門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齊抓共管。
作為生態環保戰役的主戰場,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為了營造秸稈禁燒工作濃厚的氛圍,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對秸稈禁燒的危害、禁燒有關要求的認識,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綜合采取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公眾號、微信、微博等新型媒體,大力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和秸稈全量化處置及綜合利用的益處、好的做法。設置生態環境部門舉報電話(2587035);通過延吉電視臺(一套、二套)一天滾屏15次(直至5月末)關于秸稈禁燒的公告;制作300多條橫幅發給各鎮(街道),同時,指引全市各相關部門利用車輛宣傳、張貼標語、懸掛橫幅、播發禁燒公益廣告等形式,發動全民監督秸稈禁燒工作和舉報焚燒秸稈的違規行為,并對秸稈焚燒(垃圾、樹葉等)嚴重的鎮(街道)予以通報和曝光。
原文鏈接:http://gaxf.chinareports.org.cn/jjdt/20210430/33122.html
開展拉網排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為了有力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思想上持續自警自醒,在工作上保持力度韌性,認真解決好“露面”的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生態環保管控無盲區。由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牽頭,協調延吉市住建局、水利局、城管局等12個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察組,共分3批次召開生態環境問題工作推進會議,研究討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布爾哈通河流域污水排污口、秸稈綜合利用及焚燒管控等共13個生態環境問題;共開展了21次53個現場檢查,直接問題間接問題同步查、全面查,堅持零容忍、非例外。
嚴加動態監管,著力控制污染隱患。按照《2021年延邊州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計劃》、《延邊州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2021年春季燃煤鍋爐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的安排,為控制全市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能源結構調整,針對市內建城區10 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和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采取“不定時間、不分晝夜、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檢查”的方式,定期、不定期進行專項檢查。
強化聯動,精準管控,打好秸稈禁燒攻堅戰。為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污染,保持優良的大氣環境質量,制定了《延吉市2020年秋冬季至2021年春季秸稈全量化處置方案》,堅持依法禁燒、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教育與處罰并重的原則,將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作為藍天保衛戰的一項重要戰役。從2020年10月底至2021年5月底前,全市區域內要嚴格落實省級要求的秸稈離田、秸稈禁燒、綜合利用,禁止擅自露天焚農作物秸稈、垃圾、荒草、落葉等,努力做到秸稈禁燒區“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留一片黑”,最大限度減少秸稈火點數量,力爭實現“零火點”。全市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由市政府負總責,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并授權延吉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環委辦)進行協調調度,由農業部門牽頭, 19個相關部門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齊抓共管。
作為生態環保戰役的主戰場,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為了營造秸稈禁燒工作濃厚的氛圍,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對秸稈禁燒的危害、禁燒有關要求的認識,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綜合采取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公眾號、微信、微博等新型媒體,大力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和秸稈全量化處置及綜合利用的益處、好的做法。設置生態環境部門舉報電話(2587035);通過延吉電視臺(一套、二套)一天滾屏15次(直至5月末)關于秸稈禁燒的公告;制作300多條橫幅發給各鎮(街道),同時,指引全市各相關部門利用車輛宣傳、張貼標語、懸掛橫幅、播發禁燒公益廣告等形式,發動全民監督秸稈禁燒工作和舉報焚燒秸稈的違規行為,并對秸稈焚燒(垃圾、樹葉等)嚴重的鎮(街道)予以通報和曝光。
原文鏈接:http://gaxf.chinareports.org.cn/jjdt/20210430/33122.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