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道】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工作紀實
2021-08-11 標簽: 來源:中國報道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近幾年,很多來過延吉的人都會對那藍藍的天、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氣贊嘆不已。而延吉市也在近幾年連續獲得了國家文明城、中國最具綠意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百強縣、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等殊榮。近年來,作為延邊州首府,延吉市生態環保護工作在上級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政協的有效監督下,始終認真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始終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的頭等大事來抓,以建設美麗延吉為目標,以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為抓手,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環保城市,使延吉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促進了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市民綠色福利明顯提升,標志著延吉市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了一條高端發展、綠色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延吉市把全市生態建設工作擺上延吉市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熱點和難點問題,讓全市人民群眾更直接、更真實的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并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果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
立足長遠,標本兼治,確保山青水碧天藍。強化監管舉措,打贏藍天保衛戰,多措并舉,在推動污染防治攻堅中,做到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力求做到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推動結構優化,讓大氣環境質量連年創新高。強化綜合整治,推進水環境治理,全力保護水生態系統、保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深化重點流域污染防治、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全面提升了監管水平方面工作任務和標準。強化跟蹤監管,共贏土壤污染防治,保護全市土壤環境,以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土壤環境保護工作。嚴加監管,在“治本”上狠下工夫。
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組織林業、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國家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野外調查與觀測工作,對全市的森林生態、草原生態、農田生態、城鎮生態等系統,34個采樣點位實施遙感解譯數據現場定位、拍照、信息錄入等環節的獨立驗證。
大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力爭宣教無盲區。讓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行動”遍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創新宣教形式,營造全民參與生態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加強縱橫向聯動,穩步推進環保督察工作。
在徹底整改落實生態環保督察相關問題基礎上,結合延吉市實際,進一步開展生態環境問題的自查自糾,主動發現和解決生態環保工作的薄弱環節,深挖問題根源,集中清理整治,以點帶面、標本兼治,實現解決一件、帶動一批、治理一片,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生態環保已然成為延吉的一張城市名片,已建成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醫療廢棄物處理、集中供熱、熱電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環境基礎設施,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連年達到90%以上。
原文鏈接:http://gaxf.chinareports.org.cn/jjdt/20210805/35225.html
延吉市把全市生態建設工作擺上延吉市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熱點和難點問題,讓全市人民群眾更直接、更真實的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并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果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
立足長遠,標本兼治,確保山青水碧天藍。強化監管舉措,打贏藍天保衛戰,多措并舉,在推動污染防治攻堅中,做到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力求做到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推動結構優化,讓大氣環境質量連年創新高。強化綜合整治,推進水環境治理,全力保護水生態系統、保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深化重點流域污染防治、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全面提升了監管水平方面工作任務和標準。強化跟蹤監管,共贏土壤污染防治,保護全市土壤環境,以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土壤環境保護工作。嚴加監管,在“治本”上狠下工夫。
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組織林業、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國家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野外調查與觀測工作,對全市的森林生態、草原生態、農田生態、城鎮生態等系統,34個采樣點位實施遙感解譯數據現場定位、拍照、信息錄入等環節的獨立驗證。
大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力爭宣教無盲區。讓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行動”遍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創新宣教形式,營造全民參與生態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加強縱橫向聯動,穩步推進環保督察工作。
在徹底整改落實生態環保督察相關問題基礎上,結合延吉市實際,進一步開展生態環境問題的自查自糾,主動發現和解決生態環保工作的薄弱環節,深挖問題根源,集中清理整治,以點帶面、標本兼治,實現解決一件、帶動一批、治理一片,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生態環保已然成為延吉的一張城市名片,已建成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醫療廢棄物處理、集中供熱、熱電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環境基礎設施,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連年達到90%以上。
原文鏈接:http://gaxf.chinareports.org.cn/jjdt/20210805/35225.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