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那些吃粽子、慶端午的國家 |
2012-0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農歷五月初五(今年是6月23日),全球華人迎來端午節。這一發源于中國的傳統佳節,也被周邊國家吸納和接受,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慶祝。
韓國江陵端午祭吸引百萬游客
韓國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在江原道江陵市舉辦“江陵端午祭”。整個祭祀活動從四月初五“謹釀神酒”開始持續一個月?;顒悠陂g舉行各種巫法和祭祀典禮,伴以跳繩、假面制作等傳統游戲和巫俗、假面舞、煙火、農樂等表演,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集市。
隨著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每年端午期間,慕名而來的各國觀光者達數百萬。
然而也有韓國年輕人表示,很多端午習俗只有在江陵地區比較興盛,在首爾這樣的大都市不怎么過端午了。為傳承端午文化,韓國國家民俗館特別舉辦“菖蒲水洗頭活動”,長者用菖蒲水為兒童洗頭,以求一年中吉利、健康。
朝鮮舉辦艾糕制作大賽
在朝鮮,用艾草和糯米、紅豆等制作的“艾糕”已成為春夏節令家家戶戶常吃的傳統飲食。朝中社介紹說,艾草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能生長在任何向陽的地方,艾糕味道獨特,藥效很高。自古以來,朝鮮人民就認為吃艾糕既能預防疾病,也能保持健康,逢春夏,家家戶戶都摘艾草的葉子制糕,漸成風尚。
平壤市民近日在七谷民俗館進行了艾糕競賽,市民和廚師一起制作的包餡艾糕、艾片糕、艾松糕、艾小球糕等近10種艾糕令人食指大動。
日本端午成孩子的節日
日本的端午節定在公歷5月5日,是日本的法定節假日。據稱因日語中“菖蒲”和“尚武”諧音,這一天也成為日本的“男孩節”(兒童日)。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都要掛上鯉魚旗,迎風起舞的各色鯉魚旗乃街頭一景。鯉魚被日本人視為力量和勇氣的象征,寄托了父母盼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勇敢堅強的希望。
日本人在5月5日這天也吃粽子,但據稱是平安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粽子如今已大不相同,日本粽子用箬葉或菰葉包裹米粉制成,成錐形,俗稱為“茅卷”。
新加坡端午龍舟賽拉近親情
新加坡華人把家鄉慶祝端午節的習俗帶到了這個熱帶國家,由于籍貫不同,新加坡匯集了福建肉粽、廣東咸水粽子、豆沙粽,還開發出肉碎冬瓜餡的熱帶風味“娘惹粽”。端午來臨時,很多家庭都用粽子祭拜祖先和神明,然后全家分享。
端午龍舟大賽在新加坡也成為一項頗具規模的賽事,甚至催生出很多專業的賽龍舟俱樂部,還吸引外國龍舟愛好者前來參賽。
2012年端午節與“父親節”臨近,新加坡華人社團特意選在父親節當天舉辦“端午節嘉年華”,以“趣味旱龍舟競技賽”、“父子競猜”、“三人競走”等互動活動增進家人間的親情。
越南“正陽節”五彩絲線祛病疾
熱衷龍舟賽事的還有越南。
越南人稱端午為“正陽節”,賽龍舟、吃粽子、戴五彩線吉祥符、涂雄黃酒驅蟲是主要的慶祝方式。節日清晨,越南人家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絲線,等到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能將絲線摘下,扔到河里,讓河水沖走疾病。
越南粽子種類豐富,有蝦、瘦肉、蛋黃餡咸粽,也有椰絲、紅豆餡甜粽,有菱形粽、棒形粽和方形粽。愛甜食的越南人吃甜粽時還要沾上蜜汁或砂糖。
舌尖上的端午節
各國慶端午習俗不同,但都會“吃粽子”,不僅如此,伴隨華人華僑走向各地,粽子也風靡了那些不過端午節的國家。
泰國人在潑水節時吃粽子,包粽子的糯米用椰汁浸泡,清甜飄香;用香蕉和椰蓉做餡、餡多米少的緬甸粽子則把東南亞美食的軟糯甜膩發揮到極致;哥斯達黎加人用玉米粉包上牛肉、蘿卜、辣椒等各種餡料,品嘗時還要澆上牛肉汁;有“玉米情結”的墨西哥人也用玉米包粽子,里邊填上肉片和辣椒,外邊用香蕉葉或玉米葉包裹,別具風味……此外,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一些拉美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慣。
粽子的美味對華人華僑來說,更在于舌尖上寄托的那份鄉情。(完)
|
相關熱詞搜索:盤點 粽子 端午 |
上一篇:美韓在三八線附近軍演發射3000余發槍炮彈 |
下一篇:埃及爆發大規模游行要求結束軍方統治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