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年國際戰略形勢前瞻 美“收縮”存諸多變數 |
2013-01-04 來源:解放軍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2013年國際戰略形勢如何變?總的看,將主要取決于三大變量:第一,世界經濟發展態勢如何?第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性質、方向是否進一步明朗化?第三,地區形勢如何演變,尤其是大中東局勢、東北亞安全形勢如何變,以及“歐洲的麻煩”,包括歐債危機、歐元危機、歐洲一體化危機等,能否解套、如何解套?
發達國家經濟“下沉”具有不可抗拒性
歲末年初,國際上一些經濟機構紛紛對2013年的世界經濟作了預測,雖然數據各不相同,但比較一致的判斷是“熊市”依舊。
這種持續的低迷當然不能排除經濟周期及經濟規律等因素。但是,根源則要從世界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中去考察。
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總人口僅占世界1/6左右,卻長期占有世界總產出和貿易份額的3/4左右,這是不公平、不正當、也是不可持續的。當前,美歐日經濟普遍“下沉”是對其經濟、貿易份額世界占比不適當高位的“剛性調整”,具有正當性、正義性、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這是其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所無法挽回的。由于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經濟、貿易份額仍占世界總額的近60%,其經濟“下沉”必然拖累世界經濟,使世界經濟、貿易在低谷徘徊。而在這一數字降至1/3左右以前,其經濟、貿易不大可能恢復健康增長。從這樣的觀點分析,世界經濟、貿易低迷將具有長期性,可能延續到2020年甚至更長時間。國際戰略形勢如何演變,也一定會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
這其中,歐洲的情況更能反映21世紀世界的深層次變化。目前,歐洲經濟已失去活力,很難走出下滑“螺旋”,經濟低迷及歐債危機、歐元危機、歐洲一體化危機等并發,有可能引起政治社會動蕩加劇,國家主義、民族分離主義乘勢抬頭,甚至不排除歐洲出現重大地緣政治裂變的可能。
美國“收縮”計劃存在諸多變數
2012年,描述美國全球戰略變化趨勢的第一個關鍵詞是“重返亞太”,后面相繼又有“轉身亞太”“戰略再平衡”等。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在一定程度上,這一戰略本質大體類似于1956年英國從“蘇伊士以東”撤退和尼克松1969年上臺后在東亞搞“換肩”戰略,是在謀求全球“收縮”,其收縮廣度與幅度則大體介于后二者之間。
不久前,美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題為《2030年全球大趨勢:變幻不定的世界》戰略分析報告,其中提及美國正在失去“單極”地位,10年后將不再有任何“霸權主義”國家。這也表明,美國從“無所不管”的“世界警察”位置后撤正在成為美戰略界主流的共識。
目前判斷,美全球“收縮”戰略有兩大要點:第一,就國際與國內兩個大局而言,國內事務優先,美2013年將把國內事務、尤其是重振經濟置于戰略優先位置;第二,就國際事務和全球力量配置而言,美將力爭從大中東和歐洲等地收縮,把主要力量集中于亞太。
然而,美國在2013年能否如愿實現全球“收縮”仍存在變數。其一,中東局勢演變是否允許美“全身而退”?如果伊朗決心突破“核門檻”或以色列決心進攻伊朗,或者敘利亞局勢和阿富汗局勢因重大變故而突然“失控”,都有可能使美難以從中東如愿“脫身”。其二,東北亞局勢如何演變?如果朝鮮再次搞核試驗或朝韓關系出現新的緊張、中日釣魚島爭端不能“軟著陸”、亞太軍備競爭繼續加劇,美就難以實現其把重心轉向重振美國經濟的戰略“收縮”。其三,歐洲戰略態勢如何演變?如果歐債危機、歐元危機、歐洲一體化危機加劇,歐洲出現大的動蕩,美將不得不耗費時間、精力到歐洲“救火”。
此外,如果美國國內沸沸揚揚的“頁巖氣革命”“第三次產業革命”取得意外突破,并給美國經濟帶來意外刺激,美國保守主義勢力也有可能抬頭,否決“收縮”戰略。
大中東地區可能亂上加亂
2013年,受世界經濟繼續低迷以及美國搞全球戰略“收縮”的影響,歐亞大陸南緣瀕海帶的動蕩有可能加劇,大中東地區尤其可能亂上加亂。
這一地區的局勢在2013年的走向,主要有三大看點。一是敘利亞危機如何了結?目前來看,敘利亞的僵局或可維持一段時日,但達成政治妥協、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不大。一旦僵局被打破,巴沙爾政權垮臺,不但敘可能“碎片化”,中東也會出現“多米諾效應”,亂局擴大。二是伊朗核危機如何“著陸”。伊不會放棄“核能力”,如果冒險突破核門檻,中東就會風云突變、更加混亂,美、以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就會急劇增大,美國全球收縮和戰略重心東移計劃也就可能破產。三是阿富汗局勢如何變?基于美將于2014年從阿全面撤軍的判斷,阿各派力量及阿周邊各國都在加緊搶位布局。這將影響到美國會在阿富汗留多長的戰略“尾巴”、撤軍是否“干凈、徹底、全面”。
在東亞瀕海帶,2013年東南亞有可能“鬧中取靜”,但東北亞存在兩大不確定性。一是朝鮮半島局勢如何發展。朝、韓新換領導人對對方的態度與政策如何,將牽動亞太局勢。二是中日關系如何發展。如中日僵局不能解套,則對中日兩國經濟、對亞太局勢及美國“戰略再平衡”的性質、內容及其全球收縮戰略都將產生影響。
非傳統安全挑戰增大軍事安全形勢更加復雜
世界經濟低迷、美從中東收縮、大中東動蕩加劇等因素,對國際安全形勢的影響極為復雜。一方面,美國的霸權通常是世界不得安寧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美在國際反恐、反海盜、反擴散等領域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美國搞戰略“收縮”、尤其是從大中東“撤退”,以及歐洲搞“關門主義”,有可能導致國際恐怖主義獲得喘息、核擴散加劇、海盜等跨國犯罪活動更加猖獗,全球氣候問題談判也可能陷入停頓。
在軍事安全領域,美國從一超獨霸向全球收縮的急劇轉變、世界經濟低迷都將引起國際安全結構大盤震動,尤其將引起國際軍事安全形勢發生復雜變化。一方面,美國計劃未來10年裁減軍費4870億美元,并沒有改變美國的軍事超強地位。相反,由于美國搞戰略收縮后軍力相對集中、更加注重軍隊質量、注重提升美軍空天電能力和遠程快速突擊能力,其對戰略對手的軍事壓力和威懾力并未下降。另一方面,世界上尤其是歐亞大陸被抑制的各種矛盾可能集中突發。在中東,敘利亞局勢發生突變、以色列為尋求“絕對安全”打擊伊朗和巴勒斯坦的危險性都在增大。在亞太,再起爭端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亞太沿海國家爭奪海空軍優勢的軍備競賽有可能加劇。(林利民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現代國際關系》主編)
【本網責編: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2013年 國際 戰略 |
上一篇:奧巴馬簽署國防權限法案 加入防衛釣魚島內容 |
下一篇:阿根廷總統致信英國首相要求歸還馬島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