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日驚呼中國軍機首次飛越“第一島鏈” 我國防部回應 |
2013-07-26 來源:錢江晚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7月24日,中國海軍一架運-8海上警戒機飛越宮古水道進入西太平洋,有媒體稱這是中國軍機第一次飛越第一島鏈。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昨日對此表示,中方在相關海域擁有飛越自由等合法權利,中國軍機赴西太海域,這并不是第一次,以前曾經有過多次赴西太海域的訓練。耿雁生強調,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已經實現了常態化,不存在突破“第一島鏈”的問題。
中國軍機飛越沖繩公海
日戰機緊急升空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7月24日發布公告稱,當天,中國一架Y-8型警戒機飛臨東海海域上空后,經過日本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水道上空,進入太平洋海域上空。隨后,中國警戒機再次按照原路線返回東海海域上空。日本統幕監部同時公布了中方警戒機的飛行路線,并拍攝到了相關照片。鑒于中方飛機飛臨日本領空識別圈,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出動戰機對中方飛機進行跟蹤和監視。
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向媒體表示,這是中國軍機首度跨越連接日本列島和沖繩、菲律賓之間的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
日首相防衛相接連發聲:
“中國今后遠洋戰略或更積極”
對此,日本共同社援引安倍的話說:“這是前所未有的特異行動,將關注今后的事態發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盡管中國軍機經由的的確是公海,并不違反國際法,但日本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表達關切。
小野寺五典對于中國軍機在此地的出現表示驚訝,他說:“軍機是第一次出現在該空域。這是不是可以說明中國的海洋進出有了一個新的動向?”他表示,這表明中國今后遠洋戰略會更加積極,他強調,由于中國正積極推進遠洋戰略,日本今后會繼續加強警戒。
中方:海軍西太訓練常態化
不存在突破“第一島鏈”
在25日的國防部記者會上,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大校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飛機近日赴西太平洋進行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中方在相關海域擁有飛越自由等合法權利。
耿雁生特別強調,中國軍機赴西太海域,這并不是第一次,以前曾經有過多次赴西太海域的訓練。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已經實現了常態化,不存在突破“第一島鏈”的問題。
專家:中國走向海洋
恢復陸海兼備國家是歷史必然
所謂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第一島鏈是包括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第二島鏈起點也是日本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等延至哈馬黑拉群島。隨著蘇聯解體,兩條島鏈不再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但卻被一些人看成遏制中國海軍向大洋發展的兩條戰略陣線。
中國為什么一定要突破兩條島鏈,軍事專家梁芳表示,一是中國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的對外貿易,90%以上通過海運來實現,南向航線主要是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西向航線主要是從中東進口優質的石油。要完成這兩條航線的運輸,我們必須要突破第一島鏈,走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二是國家安全和海上擴大防御縱深的需要。從軍事角度來說,沿海經濟帶非常脆弱。比如美國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不需要進入第一島鏈,只要在第一島鏈之外,從公海上就可以直接打到我國的東南沿海,甚至更遠的內陸地區,這對整個國家的安全影響非常大。
梁芳說,我們現在僅僅在第一島鏈內,已經不足以維護國家的安全需要。中國海軍必須要跨出第一島鏈,走向遠海,在更遠的地方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也就是把危險推至更遠。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認為,日本民眾認為日本歷史上是海洋國家,而中國是大陸國家,這種觀點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中國是陸海兼備的國家——地面上,中國背陸面海;歷史上,鄭和下西洋,以及2500年前中國漁民遠赴南海都證明中國是陸海兼備國家。只是由于封建政權閉關鎖國,以及帝國主義長期封鎖,所以才造成中國貌似“陸地國家”。現在中國走向海洋,恢復陸海兼備國家其實是歷史必然。
專家表示,僅僅在第一島鏈內,已經不足以維護國家的安全需要。中國海軍必須跨出第一島鏈,走向遠海,在更遠的地方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也就是把危險推至更遠。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驚呼 中國 軍機 |
上一篇:朝韓第6輪開城會談破裂 朝方威脅在開城駐軍 |
下一篇:美參議院通過議案要求制裁庇護斯諾登國家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