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醫院“流放”1500名精神病人引公憤 |
2013-08-24 來源:新華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所在州大幅削減精神健康服務經費 醫院將病人送到外州任其自生自滅
美醫院“流放”1500名精神病人引公憤
據美國媒體21日報道,調查顯示,位于美國拉斯韋加斯的羅森尼爾精神病院從2008年4月起,給該院約1500名精神病人提供單程車票,將他們遣送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州,院方沒有為其安排聯絡人、住處或醫療,任其自生自滅。
控告內華達州政府
48歲的患者布朗今年2月僅獲得一張單程車票、一點餅干及三天的藥物,便被精神病院用巴士送往沙加緬度市。院方沒有安排布朗在加州的治療或住房,僅讓他到達后撥打報警電話911,之后他因為受傷被送往急診室。他沒有身份證,也無法申領社保福利金。6月初,民權組織代表布朗等1500名被遣送的病人,提出集體訴案控告內華達州政府。
在最近幾年間,內華達州大幅削減精神健康服務方面的經費,導致被該州立醫院遣送他州的精神病患者人數,在2009年到2012年期間增加66%,去年有近400名病患被送往45個州的共176個城市。五年間被送到內華達州州立醫院的500名病患,有超過200人被送往洛杉磯縣,大約70人被送往圣地亞哥縣,24人被送到舊金山,還有19人被送往沙加緬度市。
今年4月底,美國聯邦醫療及醫療補助服務部也曾警告過該醫院違反規定,可能將在11月6日失去財政補助。
保健體系不健全
此事件促發美國社會對精神衛生保健體系進行反思。大量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現行精神衛生保健體系脆弱不堪:只有四成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治療;現有公共醫療機構內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的病床數量僅為50年前的5%;自2009年以來,精神衛生保健體系共削減國家級基金43.5億美元;囚犯中,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比例高達20%;住在救助站的成人中,四分之一患有嚴重精神疾病。
50年前,許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長期關在精神病院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政府關閉大批精神病院,并有意建立社區治療體系,試圖在較為寬松的環境中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問題是,社區治療體系一直停留在計劃中,從未成為現實,原因在于這個項目基于優質社區,追求優質治療效果,相較直接把患者關進精神病院,成本要高很多。
除了病床嚴重不足外,極少有公共項目為瀕臨精神崩潰的危險病人提供支持或預防性看護。病人家屬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步步滑向深淵卻一籌莫展,尤其是當病人不認為自己有病而拒絕幫助時。
“精神衛生體系與其他衛生體系不同,除非病人陷入精神危機,否則不會進行干預,”國家精神疾病聯合會政策和法律事務負責人羅恩·霍恩伯格說,“眼下,早期鑒定、干預和持續看護尚未普及。如果等到某人出現危機后才進行干預,可能付出慘痛代價。可這就是全國多數地區精神衛生保健體系的現狀。”
強制治療惹爭議
對于很多精神病患者的親屬來說,最大的困擾是要不要讓患者接受強制性治療。
一些州規定,只有當病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實際傷害后,方能強制送醫。因此,為了讓病人接受醫院治療,家屬往往只能編造“患者傷人”的謊言。
有些人認為,強制性治療常常沒有效果,只會讓病人和家人、朋友關系日益疏遠?,F行的高門檻合情合理,一旦放松標準,可能侵犯民權。
《精神衛生法》法律顧問伊拉·伯尼姆認為,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極少一部分是危險分子。事實上,他們更容易成為暴力的受害者,而非實施者。伯尼姆支持對病人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并為他們建立有據可查的病歷。
現在,越來越多項目采用“外展社區治療”(ACT)理念,即由專業團隊對病人提供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生活技能培訓等服務,將醫院職能轉移到社區,打造一座“沒有圍墻的醫院”。(文/宗和)
|
相關熱詞搜索:醫院 流放 1500 |
上一篇:2013蒙特利爾中國電影節成功舉辦 |
下一篇:安倍欲和中國領導人“站立會談”被批掩人耳目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