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外聚焦“絲綢之路經濟帶”軟實力建設 |
2013-09-29 來源:新華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新華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程露 楊一苗 王麗麗)2013歐亞經濟論壇正在陜西西安舉辦。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軟實力建設,成為論壇上專家學者的熱議話題。
歐亞經濟論壇是以上合組織國家為主體,面向廣大歐亞地區政商學界的對話平臺,發起于2005年,永久會址設在西安,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論壇除繼續鞏固能源、金融等對話機制,還擴大了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對歐亞國家攜手合作提出四點建議,其中包括“牢牢把握人文交流這條紐帶,拓展教育領域的交流,挖掘旅游合作潛力,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促進歐亞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加深友誼。”
作為本次論壇八個平行分會之一的教育與人才分會,邀請了來自國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國際科研合作、高端人才培養等話題,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軟實力建設。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致辭說:“國家外國專家局將堅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繼續創造條件,一如既往支持西部地區引進國外高級人才和智力資源,鼓勵歐亞各國、各領域人才來中國創業和發展。”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世界教育研究協會理事長鄭燕祥認為,歐亞經濟論壇定位上屬于經濟類論壇,但經濟與教育、文化等人文領域息息相關。他建議,亞歐高等教育體系可以共同合作構建世界級的歐亞高等教育中心,為經濟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做好軟實力準備。
西北大學校長方光華說,“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對中國中西部高校的國際化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國際化已成為大學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中國的高等教育。中西部地區國土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古絲綢之路文明、沙漠戈壁等都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推進中西部高校的國際化顯得非常迫切。”他說。
除了教育與人才分會,本屆歐亞經濟論壇還開設了文化遺產保護分會,共邀請來自歐亞地區近30個國家級博物館館長與中國同行進行研討。
中國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副局長謝金英表示,博物館是集中體現各國歷史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的平臺和載體,本屆文化分會將分享博物館領域的管理經驗和研究成果,促進各國博物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務實合作。
2013歐亞經濟論壇旅游分會也于26日開幕,邀請到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城市旅游振興機構及意大利、希臘、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土耳其等近40個國家的政府官員、旅游主管部門代表和旅游企業人士參加。
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霍華德·紐比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越來越多的政府已經意識到,獲得全球經濟競爭力需要通過教育和人才。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和更多的中國高校合作,加深人文領域交流。”
他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可以給亞歐國家的教育、文化和旅游領域帶來新的機遇。本屆歐亞經濟論壇不僅關注經濟、能源等傳統領域,也擴展到人文領域,這必將是富有成效的。
【本網責編 王研】
|
相關熱詞搜索:中外 聚焦 絲綢之路 |
上一篇:美國和伊朗總統首次通電話談伊朗核問題 |
下一篇:尼日利亞一大學遇襲數十名學生死亡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