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三大鄰國總理同期訪華有何深意? |
2013-10-23 來源:新京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專家認為中國新領導層更加重視周邊外交;日媒稱中國努力突破日美“包圍網”
22日,俄羅斯、印度和蒙古三國總理同日訪華,引起普遍關注。三國都是中國重要的鄰國,與中國有漫長的邊界。這樣的安排應是日程巧合,但也能折射出中國外交新動向。
專家稱中國周邊復雜因素增多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周邊外交是中國外交重中之重,中國新領導層對周邊外交更加重視。
本次中俄總理會晤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成立后中俄總理首次會晤。印度總理辛格訪華是他時隔5年后再次訪華。蒙古國總理訪華是該國政府換屆后新總理首次訪華。
這樣的安排引起了很多揣測。日本媒體分析稱,在日美等國正構筑對華“包圍網”的背景下,三大鄰國首腦齊訪華是中國加速周邊外交的步驟。
時殷弘分析稱,這種安排一方面表明中國重要性非常突出,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外交新特點有關。印度、蒙古雖與中國有些摩擦,但都在經濟上部分依賴中國。同時,由于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聲望日隆,與中國建立良好關系,對其本國外交也是一種提升。
時殷弘說,近幾年,中國周邊外交比較困難,復雜因素有所增多。但是,中國新領導層對周邊賦予了更高重視,明顯表現出有意識改善周邊外交的愿望。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第一次出訪的國家都選擇了周邊國家。習近平今年外交布局的“收官之作”也是周邊地區——東南亞。
外交新特點吸引鄰國提升對華關系
時殷弘說:“中國外交正表現出的一些新側重和新特點引起有關鄰國注意,也引發了有關鄰國、包括與中國有矛盾的國家從各自利益出發,爭取提升和改善對華關系的愿望。” 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三大鄰國對華意義何在?
俄羅斯、蒙古和印度是中國北部和西南部三大重要鄰國,建交時間都超過60年。
俄羅斯 總理梅德韋杰夫
正式訪問 2天(22日至23日)
行程:中俄總理第十八次定期會晤 習近平主席等中方領導人會見 赴安徽訪問 與中國科技大學師生交流。
建交時間 1949年10月2日(與蘇聯建交。蘇聯解體后,1991年中俄解決了兩國關系繼承問題。)
邊界情況 中俄邊界全長4300多公里。中國和俄羅斯邊界談判歷經40多年。
貿易情況 2012年中國是俄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則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
政治關系 中俄兩國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為金磚五國成員,同為二十國集團成員。
印度 總理辛格
正式訪問 3天(22日至24日)
行程:與李克強總理會談 出席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習近平主席和張德江委員長分別會見 到中央黨校演講。
建交情況 1950年建交。1962年中印邊境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1976年雙方恢復互派大使。
邊界情況 邊界談判持續推進,邊境總體保持和平與安寧。2013年6月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6次會晤。
政治關系 兩國同為金磚五國成員,同為二十國集團成員。
經貿關系 印度是中國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2011年,中國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
蒙古國 總理阿勒坦呼亞格
正式訪問 5天(22日至26日)
行程:出席在成都舉行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 訪問遼寧 中方領導人會見 參觀北大蒙古學研究中心(據蒙古媒體報道)。
建交時間 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關系。
邊界情況 邊界線長4710公里,地處中俄兩國之間,地理位置獨特。
歷史淵源 1911年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蘇美英雅爾塔協定規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1946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
經貿往來 2012年,中蒙貿易額65.96億美元。
據外交部網站、新華網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三大 鄰國 總理 |
上一篇:韓國皮草價格上漲 稱因中國“土豪”強勁需求 |
下一篇:泰國將向游客開征入境稅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