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日關系、中美關系、朝核問題等熱點話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8日上午舉行中外記者會,這是王毅就任外長后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首場記者會,在十余問題中,有關中日關系的問答篇幅最多。在回答周邊關系問題時王毅說,我們絕不會以大壓小,但也絕不接受以小取鬧。在涉及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上,中國的立場堅定而明確:不是我們的,一分不要;該是我們的,寸土必保。
中日關系
希望日本領導人尊重人類良知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你認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關系目前的僵局?有人把當前的中日關系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和英國的關系,你對此怎么看?
王毅:中日是近鄰,本應和睦相處,目前的局面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利益。
1972年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的時候,雙方曾就妥善處理歷史、臺灣以及釣魚島等問題達成了重要的諒解和共識,構成了中日復交的前提,也打下了兩國重歸友好的基礎。但是近來日本領導人的一系列言行背叛了中日復交的精神,破壞了中日關系的根基,中國人民當然不會、也不可能答應。
在歷史和領土這兩個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的余地。如果日本某些人執意要為當年的侵略歷史翻案,我相信國際社會以及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士也絕不會容忍和姑息。
至于有人將現在的中日關系與一戰前的英德關系相提并論,我想強調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后的德國來作榜樣。
只有認真清算過去,不再出爾反爾,才能走出僵局,開辟未來。只有真正堅持和平道路,不再說一套做一套,才能獲得鄰國和世界的信任。我希望日本的領導人能夠懂得這些基本的道理,能夠尊重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的底線。
中美關系
亞太不是中美爭斗的博弈場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過去一年中,你認為中美關系發展得怎么樣?你認為今年兩國關系的發展會遇到怎樣的挑戰?
王毅:2013年中美關系的最大亮點就是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安納伯格莊園實現歷史性會晤,雙方就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達成共識。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核心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是雙方共同確定的努力方向,是兩國向世界發出的一個積極的戰略預期,也是兩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鄭重承諾。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35年的經驗教訓集中到一點,就是要相互尊重。
如果把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比作建造一座大廈,那么相互尊重就是這座大廈的地基。只要中美雙方真正做到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這個地基就一定能打得牢,就能抵御風吹雨打,真正建成一座合作共贏的宏偉大廈,不僅惠及中美,也會造福世界。
我們愿意同美國一起來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這一地區實現良性互動。我們認為,亞太地區應該成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實驗田,而不是相互爭斗的博弈場。
半島局勢
朝鮮半島絕不許生戰生亂
韓國廣播公司記者:中國如何看待朝鮮半島局勢?
王毅:在半島問題上,我們始終有一條“紅線”,就是絕不允許生戰生亂。我想這也完全符合半島南北雙方,以及本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
如何來處理當前的半島問題?如果要打一個比喻的話,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爬坡、過坎、走正道”。
首先要爬無核化這個坡,核問題是目前的癥結所在,只有實現了無核化,半島才有真正和持久的和平。
二是要邁過缺乏互信這道坎。有關各方,尤其是朝美雙方嚴重缺乏互信,這是擋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坎。我們希望各方能夠保持克制,釋放善意,一點一滴地積累互信。
三是要走對話解決這條正道。六方會談是目前唯一能夠被各方所接受的對話機制,作為主席國,我們希望能夠盡早復談,談比不談好,早談比晚談好。
中歐關系
習近平月底將訪問歐洲
法國巴黎競賽畫報記者:在本月底,習近平主席將訪問歐洲,他將向他要訪問的國家帶去怎樣的信息?他還將訪問歐盟機構,在這背后有什么考慮?
王毅:歐洲在今年中國外交議程中排在優先位置。習主席將于3月下旬到歐洲去進行訪問。
習主席的這次歷史性訪問,將會推動雙方就各自的發展戰略進行深度對接。雙方將重點在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新型城鎮化、互聯互通,還有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加強互利合作。
我們還希望推動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而且著眼于今后的中歐自貿安排。當然,我們也愿意同歐洲加強在國際事務當中的戰略溝通,共同推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和多極化進程。
以上均據發布會實錄
■ 現場
王毅憂慮失聯客機
舉止彬彬有禮,回答溫和中透著強硬,語言平實,善用比喻表達。昨日,履新1年的外交部長王毅首次亮相全國人代會記者會。約100分鐘時間,這位有32年外交經歷的部長無任何緊張感,回答亦顯得自信十足。
10時整,王毅在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秦剛的陪同下入席。在媒體席中,記者身邊的幾位女記者私下議論著:“王毅真的很帥。”而王毅的開場白就說:今天也是三八婦女節,所以我要借此機會向在場以及在鏡頭背后的所有女士們致以 節日的祝賀。
“今天早晨,我們得到了一個非常令人憂慮的消息,一架馬來西亞的民航班機在飛往中國的途中失去了聯系。”
王毅剛一落座,就著重提到了馬航客機失聯事件。此后,王毅回答國內外媒體各8個問題。11時35分,記者會結束。王毅匆匆離去未作停留,他對記者們說:“我要盡快回到外交部處理馬來西亞航空的事!” 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底氣
底氣來自于祖國的強盛。今天的中國正在加快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重要目標。祖國和人民是我們的堅實后盾,和平發展是我們的堅定方針。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為民族復興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
骨氣
骨氣來自于民族的自豪,近代以來的百年屈辱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對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尊嚴抱有強烈的情感,我們對世界事務有自己的判斷。我們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際公理,這是中國外交人員的風骨,也是中國外交得道多助的一個基礎。
大氣
大氣來自于文明的自信。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今天我們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更要從博大精深的文明積淀中汲取養分和力量,要向世人展示我們中國人的從容、自信、開放和進取。
——王毅
【本網責編 胡驍】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4/0310/thumb_150_105_20140310124653953.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