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刊:21世紀,政變數量為何大幅減少? |
2014-05-28 來源:新華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據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美國《大西洋月刊》5月23日刊登烏里·弗里德曼的文章,題為《泰國的例外:政變已成往事嗎?》。文章分析了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政變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文章稱,僅僅80多年,泰國就經歷了12場政變。
現在政變數量呈現急劇減少之勢。21世紀每年發生的政變從未超過兩次。在近日泰國的第12場政變發生之后這個數字被大量轉發——泰國軍方22日在經歷數月政治不穩定和努力推翻該國民選總理英拉之后,決定奪取政權。
但是這個數字并沒有告訴人們,這12場政變之間的間隔時間。泰國現在動蕩不安——平均每十年發生一場政變不是好事情,但是它的政壇在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甚至比現在更加分化,而這兩個時期經歷了一系列未遂和成功的政變。在個別國家中,政變往往會扎堆到來。這一點無疑是20世紀中葉泰國的情況。
文章指出,這與一個更為廣泛的全球趨勢是相一致的。盡管軍方最近在埃及、馬里和泰國這樣的國家接管了政權,但是政變遠沒有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初那么司空見慣。
政治分析家和政變預測家杰伊·烏爾費爾德說:“有更充分的理由認為,國際體系現在至少要比過去十幾年更不穩定,或許自冷戰結束以來就更不穩定。例如,大規模暴行的發生數量呈相當顯著的上升之勢。”
他還說:“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作為其中一部分的成功政變沒有更多,令人意外。政變多少像是不穩定的廉價版。”
文章稱,在21世紀,每年發生的成功政變從未超過兩次。
是什么原因造成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政變數量大幅減少呢?烏爾費爾德援引海因·戈曼斯和尼古拉·馬里諾夫的研究結果將原因歸咎于三點:一是冷戰的結束;二是國際社會對軍方接管政權的摒棄;三是全球化。
當冷戰結束時,美國和蘇聯也停止了對其它國家政變的支持,它們以往這樣做是作為大國對抗的一部分。烏爾費爾德說,這種轉變還伴隨著國際準則的變化。
他說,隨著民主作為合法執政形式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世界領導人越來越對政變加以譴責,因為它們是不“民主的”。證據如,美國政府23日決定中止對泰國的35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為什么自冷戰結束以來,政變迅速地讓位給競爭性的選舉,而不是開啟了根深蒂固的軍事獨裁統治時代的到來,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此外,文章認為全球化也對政變策劃者產生了懲戒性的影響。烏爾費爾德說:“經濟增長下滑與政變存在一定關聯,雖然部分經濟增長下滑是由于政變所應對的不穩定造成的。政治不穩定是投資者都希望避免的東西。隨著各國更加投身于全球經濟,資本外逃帶來的問題就會更嚴重,對國家經濟造成的損失就更巨大,而這一切常常會歸罪于政變的發動者。”(編譯/郭明芳)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數量 世紀 |
上一篇:細數美國監控世界的招數 想幫中國發射衛星竊密 |
下一篇:香格里拉論壇即將召開 中日很可能“互不握手”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