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加拿大前總理:望G20中國峰會成國際合作重生契機 |
2015-1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從全球金融危機到恐怖主義橫行,從疾病蔓延到氣候變化與難民危機,當今世界存在的許多問題表明,各國政府是多么缺乏應對跨國事務的能力。”10月27日,在加拿大駐華館舉行的加中經濟論壇系列講座上,當晚的講座嘉賓加拿大前總理、前財政部長、“G20之父”保羅·馬丁,指出了目前國際合作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保羅·馬丁積極倡導成立20國集團(G20)。但在這位國際多邊合作的積極倡導者眼中,“現在世界多邊機構的狀況并不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停滯不前,是保羅·馬丁首先指出的一個問題。他說:“IMF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問題是,當這一組織被其最強大的成員國之一——在這個問題上主要指的就是美國——任意左右的時候,人們將會對這一組織的公正性產生懷疑,這樣一來,IMF還能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呢?”
保羅·馬丁認為,IMF改革受阻,也違背了G20的基本原則。“這條原則就是,如果新興經濟體能夠為全球經濟的管理承擔起更多責任,那么其他國家就必須為它們提供更多的空間,賦予它們更多的話語權。我們不要再避重就輕了,無論是聯合國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采取行動都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做法。”保羅·馬丁呼吁。
保羅·馬丁還指出:“多邊組織的變革,不應僅限于金融和經濟領域。二十國集團應該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使命,不能僅僅局限于最初設定的目標。”在他看來,人道主義救助、氣候變化、疾病防控都應該納入多邊合作機構關注的領域范圍之內。
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資金不足的問題,在保羅·馬丁看來也頗“令人費解”。他表示:“面對中東地區因戰亂產生的數千萬難民,二十國集團可以繼續置身事外嗎?從道德上講,不可以。從對二十國集團的未來負責任的角度來說,也不可以。因為,在難民營長大的無數年輕人,會對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懷恨在心,他們的痛苦必定會由我們的子孫后代來買單。”保羅·馬丁認為: “要把這些事情做成,必須借助世界上的多邊機構。但現在,大多數的多邊機構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在應對挑戰方面遭遇了困難。”
要應對多邊合作機構如今碰到的這些“瓶頸”,保羅·馬丁對中國寄予厚望。2016年,G20峰會將在中國杭州舉行。他說:“如果你問我對中國峰會的期望,我希望,在中國舉行的G20峰會不僅是G20重生的契機,還將是真正的國際合作重生的契機。”
這一期許也許來自保羅·馬丁對于中國自身發展的看好,他說:“我認為中國經濟肯定會取得成功,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只依賴低成本發展經濟的國家,而在向一個擁有高素質勞動力的國家轉變。”保羅·馬丁認為,中國的改革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示范,在未來,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會向中國一樣改變自己的經濟增長方式。
在加強G20在多邊合作上的作用方面,保羅·馬丁為中國G20峰會提出了一些議程建議。比如,G20成員國必須帶頭行動,共同面對難民危機,共同支持世衛組織等國際人道組織機構應對全球挑戰;二十國集團智庫峰會的工作應該提速;在氣候變化議題上,應該將目前被忽略的海洋保護問題納入其中,等等。
“我希望中國G20峰會能夠讓各成員國達成共識,承諾加強對現有的國際多邊機構的資助和支持。各國之間當然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有一點是我們必須達成共識的,那就是——要幫助目前身處困境的兒童、青年人逃離他們現在所處的困境。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日后回過頭來看,人們一定會記住和感謝G20中國峰會的重要意義。”保羅·馬丁說。
本報北京10月27日電
【本網責編 付亞男】
|
相關熱詞搜索:加拿大 國際合作 峰會 |
上一篇:聯合國第24次通過決議要求美國終止制裁古巴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