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國制造業大規模趕超韓國 10年內或超德日 |
2016-04-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道 韓媒稱,近日中國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出現了兩輛沒有駕駛員的汽車,這是中國汽車品牌“長安汽車”憑借自有技術開發出的無人車。從重慶出發的兩輛車經過四川-陜西-河南-河北,17日到達北京,行駛了2000km。引領中國無人車開發項目的黎予生博士表示:“計劃2018年實現高速行駛的無人車量產,2025年開始實現在市中心復雜道路行駛的無人車量產。”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4月19日報道,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中國的目標不再是韓國。根據《中國制造2025》,中國的目標是截至2025年趕上日本和德國(2組),2045年趕上美國(1組)。在該計劃中,中國和韓國都被分類為“3組”。韓國專家指出,用尖端技術武裝的中國將成為韓國企業的致命威脅。
報道稱,在海外主要展示會上,中國也正在擠下韓國,占領了舞臺中央。在今年1月舉辦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2016”上,截至2010還被韓國企業占領的舞臺擠滿了中國企業。在三星電子和LG電子戰場附近,是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海爾、海信、TCL、長虹、華為等。今年2月舉辦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情況也大致相同。
中國通過大規模設施投資提高了品質和價格競爭力,正在更大規模、更快地趕超韓國,代表領域正是石油化學領域。中國曾是韓國石油產品的最大進口國,但最近3-4年間接連建設了大規模精煉設施,原油煉制能力(每天)約1048萬桶,是韓國的3.4倍。
報道稱,韓國的汽車產業也正在面臨中國的挑戰。現代汽車去年在中國這一最大市場的銷量減少了5.1% ,中國長城汽車等國產品牌正在迎頭趕上。現代汽車韓國工廠的生產性也大大落后于中國,韓國蔚山工廠生產一輛車的時間為26.8小時,中國工廠為17.7小時。
根據韓國科學技術計劃評價院去年發表的《2014年技術水平評價》報告書,韓國和中國的技術差距為1.7-1.8年。
【責編 黃麗華】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相關熱詞搜索:德日 韓國 中國 |
上一篇:塔利班襲阿富汗首都致300余死傷 爆炸毀大量建筑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