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雖貧拾到大額現金不動心 為少年金勁霖點贊
拾到裝有近4000元錢的厚厚錢包,你會怎么做?延吉市興安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學生金勁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少年拾金不昧 公安局里正遇失主焦急尋找
2月23日是大年初五,金勁霖高興地同奶奶、姐姐前往中關村為奶奶購買手機。剛來到中關村附近,金勁霖發現地上有一個紅色的錢包,他趕忙上前撿起查看,錢包里有許多證件和現金。姐姐金香發現,身份證上的信息顯示失主是遼寧省撫順市人。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得趕緊找到失主,不然沒有這些證件錢物,對方連回家都困難。

間操時間金勁霖在班級做值日 付楊 攝

金勁霖(左二)課間與同學聊天 付楊 攝
姐弟倆在錢包中找到一些電話號碼,他們想也許能從中發現失主的線索。于是,姐弟倆開始撥打電話詢問。但是幾通電話下來,卻沒有任何收獲,接電話的都是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沒有人知道失主的信息。能試的方法都試過了,但仍找不到失主。姐弟倆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失主。

金勁霖(左二)正在認真上課 付楊 攝
今年21歲的姐姐金香考慮十分周全,她分析失主是外地人,丟了錢包肯定會第一時間到公安局報案,他們去那里找到失主的可能性會很大。于是,姐弟倆急忙來到延吉市公安局。
在公安局大廳,姐弟倆剛拿出錢包向警察說明情況,一位前來報案的老奶奶一眼就認出了錢包,說她叫鄭炳春,是錢包的主人。經核實,錢包的確為老奶奶所有,姐弟倆親手將錢包遞到鄭炳春手中。錢包失而復得,鄭炳春激動地一連說了好幾個“謝謝”,為兩個孩子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所感動。
失主為少年高尚品德所感動 做錦旗 寫感謝信為少年點贊
失主鄭炳春是遼寧省撫順市人,今年62歲。春節期間她到延吉來拜訪親家,沒想到在藥店買藥出來之后卻把錢包丟了。在發現錢包丟失后,她急忙返回藥店附近尋找。找了半天也沒有,好心路人提醒她趕緊去公安局看看,沒準有人撿到了會交給警察。鄭炳春來到延吉市公安局,正當她跟民警溝通時,金勁霖和姐姐就把錢包送到了這里。“我沒想到我的錢包還能找到,這兩個孩子品質太好了,要不是他們,我這錢丟了倒不要緊,這些證件都丟了可真的不好辦,我真的特別感謝他們。”

鄭炳春寄來的感謝信

金勁霖正在認真閱讀鄭炳春寄來的感謝信 付楊 攝
由于鄭炳春家里有急事需要立刻回遼寧處理,匆匆感謝過兩個孩子之后就走了。回到遼寧后,鄭炳春特地讓人制作了一面錦旗,并親自寫了一封感謝信寄到興安小學。信中寫道,“金香同學和金勁霖同學,不為利益所動,拾金不昧的高尚行為,遠遠超越金錢本身的價值,以他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貴校學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在此,我鄭重地向金勁霖同學表示誠摯的謝意。”
班主任:“他是個樂于助人,懂事穩重的好孩子。”
3月11日,記者在延吉市興安小學見到了這位拾金不昧的美德少年金勁霖。12歲的他有些靦腆。拿到失主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金勁霖將感謝信認真仔細地讀了又讀,又緊緊攥在手中。

鄭炳春為金勁霖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付楊 攝
金勁霖平日里就是個樂于助人,爭做好事的好學生。班主任說,金勁霖是個內向的孩子,平時在班級里話很少,但是他總是能默默撿起地上的垃圾,積極做值日,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因為家里條件不好,他對自己很節省,老師也很照顧他。但他每次都會用省下來的錢幫助困難同學,為班級捐款捐物做貢獻。
說到金勁霖拾金不昧的事跡,他的班主任金福仙感到十分驕傲和欣慰。班主任告訴記者,金勁霖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困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供兩個孩子讀書,是奶奶一直照顧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為方便孩子上學,奶奶帶著兩個孩子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將位于金達萊廣場的小房子出租,沒想到的是,租房子的夫妻是詐騙犯,用花言巧語騙到鑰匙后,將家中的值錢物品洗劫一空,揚長而去,這使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勁霖面對這么多錢財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交還失主,是同學們甚至是老師、家長學習的好榜樣。
編后語: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高尚品質。金勁霖一家拾金不昧的行為不僅溫暖了人心,更弘揚了社會正氣,傳遞社會正能量。在這個文明和諧的社會里,相信像金勁霖一樣拾金不昧的人會越來越多。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少年拾金不昧 公安局里正遇失主焦急尋找
2月23日是大年初五,金勁霖高興地同奶奶、姐姐前往中關村為奶奶購買手機。剛來到中關村附近,金勁霖發現地上有一個紅色的錢包,他趕忙上前撿起查看,錢包里有許多證件和現金。姐姐金香發現,身份證上的信息顯示失主是遼寧省撫順市人。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得趕緊找到失主,不然沒有這些證件錢物,對方連回家都困難。

間操時間金勁霖在班級做值日 付楊 攝

金勁霖(左二)課間與同學聊天 付楊 攝

金勁霖(左二)正在認真上課 付楊 攝
在公安局大廳,姐弟倆剛拿出錢包向警察說明情況,一位前來報案的老奶奶一眼就認出了錢包,說她叫鄭炳春,是錢包的主人。經核實,錢包的確為老奶奶所有,姐弟倆親手將錢包遞到鄭炳春手中。錢包失而復得,鄭炳春激動地一連說了好幾個“謝謝”,為兩個孩子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所感動。
失主為少年高尚品德所感動 做錦旗 寫感謝信為少年點贊
失主鄭炳春是遼寧省撫順市人,今年62歲。春節期間她到延吉來拜訪親家,沒想到在藥店買藥出來之后卻把錢包丟了。在發現錢包丟失后,她急忙返回藥店附近尋找。找了半天也沒有,好心路人提醒她趕緊去公安局看看,沒準有人撿到了會交給警察。鄭炳春來到延吉市公安局,正當她跟民警溝通時,金勁霖和姐姐就把錢包送到了這里。“我沒想到我的錢包還能找到,這兩個孩子品質太好了,要不是他們,我這錢丟了倒不要緊,這些證件都丟了可真的不好辦,我真的特別感謝他們。”

鄭炳春寄來的感謝信

金勁霖正在認真閱讀鄭炳春寄來的感謝信 付楊 攝
班主任:“他是個樂于助人,懂事穩重的好孩子。”
3月11日,記者在延吉市興安小學見到了這位拾金不昧的美德少年金勁霖。12歲的他有些靦腆。拿到失主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金勁霖將感謝信認真仔細地讀了又讀,又緊緊攥在手中。

鄭炳春為金勁霖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付楊 攝
說到金勁霖拾金不昧的事跡,他的班主任金福仙感到十分驕傲和欣慰。班主任告訴記者,金勁霖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困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供兩個孩子讀書,是奶奶一直照顧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為方便孩子上學,奶奶帶著兩個孩子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將位于金達萊廣場的小房子出租,沒想到的是,租房子的夫妻是詐騙犯,用花言巧語騙到鑰匙后,將家中的值錢物品洗劫一空,揚長而去,這使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勁霖面對這么多錢財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交還失主,是同學們甚至是老師、家長學習的好榜樣。
編后語: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高尚品質。金勁霖一家拾金不昧的行為不僅溫暖了人心,更弘揚了社會正氣,傳遞社會正能量。在這個文明和諧的社會里,相信像金勁霖一樣拾金不昧的人會越來越多。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