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汪文霄:樂高王國 筑起創業夢想
一個個樂高零件在他的手里可以組裝成任何想象中的模樣,他給樂高植入“意識”,賦予了樂高“生命”;他用7年的時間,學習并認知樂高,用樂高鋪就他的創業之路,鑄造他的樂高王國。他就是延吉市樂高機器人俱樂部負責人——汪文霄。
走出象牙塔 偶遇“機器人”

汪文霄在他的俱樂部里 黃麗華 攝
汪文霄2008年畢業于吉林省通化師范學院,主修教育學專業。如同多數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他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來到了大連,很順利地被大連樂高機器人俱樂部錄取,成為其中的一名培訓師,也正是這次機緣巧合的求職經歷,開啟了他日后創業追夢的旅程。
當時,機器人俱樂部在全國大部分區域都很少見,對于汪文霄來說,這也是個全新的事物。

汪文霄進行機器人編程 黃麗華 攝
成功就業的喜悅很快就被隨后的入職培訓一掃而空。汪文霄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電腦編程、電子電路、數位邏輯和微處理器等樂高機器人相關課程。而公司從國外本部邀請的培訓師,只能用英文授課,這讓學習原本就陌生的知識變得難上加難。汪文霄每天除了上網搜集各種中文資料自學,還要對著墻壁反復練習講課,因為人手不夠,他還要作為助教,輔助俱樂部老師授課,經常忙到晚上10點多才能休息。躺在床上,汪文霄看著天花板一遍一遍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就這樣堅持了半年時間,汪文霄成功通過考核,成為樂高機器人俱樂部培訓師,開始享受樂高機器人帶來的樂趣。

汪文宵在調試簡易機器人 黃麗華 攝
在大連工作的近5年里,他所在的俱樂部由1家發展到了14家、會員由100名迅速發展到了5000名。期間汪文霄多次參加國內外機器人競賽,通過一系列的比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汪文霄看到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前景,2013年初,他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決定將機器人俱樂部理念和經營模式帶回家鄉,自主創業。
返鄉創業路上 收獲第一份果實
2013年4月,一間40平方米的教室,一名老師(汪文霄本人),汪文霄的機器人俱樂就這樣掛牌成立了。但在當時,延吉幾乎無人知曉機器人俱樂部是做什么的,它的好處在哪,這對招生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汪文霄幫助老師備課 黃麗華 攝
為了盡快將機器人俱樂部推廣出去,汪文霄每天都會拿著傳單到學校門前宣傳、講解,當時只有女友在周末休息時幫助并鼓勵他。身邊的朋友都勸汪文霄重新考慮項目,認為單一培訓項目,在延吉難以立足,甚至有人說他的俱樂部是“偏門”。然而汪文霄堅信樂高機器人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增強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加堅信“專一才會更專業”。功夫不負有心人,汪文霄終于招到了他的第一批學生。

當孩子們完成一件作品 汪文霄都會為他們拍照留念
為了加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汪文霄決定帶孩子們參加5月中旬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因為時間緊迫,汪文霄每天晚上6點到8點都會同孩子們一起研究、確定主題,不斷更新思路,當孩子們遇到瓶頸,他通過給孩子們講解理論知識,進行提點解決問題。就這樣堅持了半個月,汪文霄讓孩子們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帶著他們的作品“智能交通工具”參加了全省選拔賽,并出乎意料地獲得了第一名。汪文霄回憶當時接到晉級通知的電話時,他激動不已,就是這次比賽讓他第一次感受到創業帶來的欣喜,為他堅持創業注入動力。又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準備,汪文霄帶著孩子們在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全國總決賽上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步入正軌 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師資環境
隨著會員人數的增長,2014年,汪文霄計劃開辦第二所學校卻苦于沒有資金支持。正在一籌莫展時,汪文霄得知共青團延吉市委有針對返鄉青年創業的貸款政策,于是在咨詢并申報通過后,很快拿到了這筆貼息貸款,并于同年10月,在南濱國際廣場成功開辦了第二間俱樂部。

汪文霄為朝陽川春光小學學生講授機器人普及課
從機器人俱樂部成立至今,汪文霄帶著孩子們參加了各種國家、吉林省以及民間組織的機器人競賽,并取得可喜的成績。如今,俱樂部已發展為兩個校區,擁有400平方米的教學練習場地,12名教師教職人員,100余名會員。
因為行業的特性,汪文霄每天都在帶領他的教師團隊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他的樂高機器人俱樂部也與延吉市部分小學建立起合作關系,免費為孩子們上門講授機器人原理,為學校的機器人興趣班提供技術支持。
汪文霄說,自己本是個喜好安逸的人。但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接踵而來,這讓他不得不鼓足精神,馬不停蹄地前行。身為一名老師、一名校長,汪文霄越發感到責任重大,他喜愛身邊的孩子們,珍惜伴他同行的教職員工。
說起理想,汪文霄說:“我相信勤勤懇懇專注于一件事,肯定會有相應的回報。我希望能夠繼續壯大機器人俱樂部的隊伍,為家鄉的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和師資隊伍,通過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提高孩子們把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助他們在日后更好的實現理想。”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走出象牙塔 偶遇“機器人”

汪文霄在他的俱樂部里 黃麗華 攝
當時,機器人俱樂部在全國大部分區域都很少見,對于汪文霄來說,這也是個全新的事物。

汪文霄進行機器人編程 黃麗華 攝

汪文宵在調試簡易機器人 黃麗華 攝
返鄉創業路上 收獲第一份果實
2013年4月,一間40平方米的教室,一名老師(汪文霄本人),汪文霄的機器人俱樂就這樣掛牌成立了。但在當時,延吉幾乎無人知曉機器人俱樂部是做什么的,它的好處在哪,這對招生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汪文霄幫助老師備課 黃麗華 攝

當孩子們完成一件作品 汪文霄都會為他們拍照留念
步入正軌 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師資環境
隨著會員人數的增長,2014年,汪文霄計劃開辦第二所學校卻苦于沒有資金支持。正在一籌莫展時,汪文霄得知共青團延吉市委有針對返鄉青年創業的貸款政策,于是在咨詢并申報通過后,很快拿到了這筆貼息貸款,并于同年10月,在南濱國際廣場成功開辦了第二間俱樂部。

汪文霄為朝陽川春光小學學生講授機器人普及課
因為行業的特性,汪文霄每天都在帶領他的教師團隊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他的樂高機器人俱樂部也與延吉市部分小學建立起合作關系,免費為孩子們上門講授機器人原理,為學校的機器人興趣班提供技術支持。
汪文霄說,自己本是個喜好安逸的人。但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接踵而來,這讓他不得不鼓足精神,馬不停蹄地前行。身為一名老師、一名校長,汪文霄越發感到責任重大,他喜愛身邊的孩子們,珍惜伴他同行的教職員工。
說起理想,汪文霄說:“我相信勤勤懇懇專注于一件事,肯定會有相應的回報。我希望能夠繼續壯大機器人俱樂部的隊伍,為家鄉的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和師資隊伍,通過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提高孩子們把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助他們在日后更好的實現理想。”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