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記憶】延邊獨有的節日——老人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家里的老人們,一輩子看得多、見識得多、經歷得多,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經驗也豐富得多,可以給年輕人更多的指導、教育和幫助,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自古以來,朝鮮族就把尊重老人看成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傳統。
而作為朝鮮族聚居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就有一個由當地人自發設立的、具有濃郁朝鮮族特色的“老人節”。為什么朝鮮族會自己單獨設立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呢?它究竟“特殊”在哪里呢?下面就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
自1982年以來,在朝鮮族聚居的延邊地區,各地都成立了老人協會。而作為延邊州“8·15”老人節的發源地——龍井市東盛涌鎮,早在六七十年前,就創新成立了“老年人讀報組”,這也是“老年人協會”前身。
到了1982年8月15日,中國第一個由老年人自發組織起來的老年社會團體——“老年協會”在東盛涌村成立了。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成立儀式上,人們還為已到花甲年齡的老人們擺花甲宴、敬祝壽酒,讓每一位老人都享受到天倫之樂。為了繼承并發揚這一孝行傳統,又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戰勝利紀念日,老人們便把這一天定為他們自己的節日。
繼東盛涌鎮把每年8月15日定為老人節以后,1984年,延邊州委將8月15日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老人節,并積極向全州推廣。直到2010年通過立法將8月15日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老人節”。
按照朝鮮族的民俗風情,這一天, 60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紅花,接受子女和他人的祝福。兒女們盡情地歌舞、踩跳板、蕩秋千、打球、摔跤,竭盡全力讓老人們享受節日的歡樂。
節日里,有老人的家庭都提前備制米酒、打糕、冷面、狗肉等食品,盡其享用,這也是子女對老人半生的無私奉獻表示尊重和感謝。
朝鮮族把60年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嶺,因此對花甲禮也特別講究。花甲禮則是朝鮮族壽禮的重要禮儀之一。
要提起“花甲宴”,這里還有一個故事。
從前,高麗國王發布了一條法律,老人到了60歲花甲,不管死不死都要埋葬。一位姓金的小伙子舍不得把老父埋掉,就把老父藏了起來。后來,有個國家給高麗國王出了三道難題,若答不出就滅掉高麗國,國王為此而發愁。姓金的小伙子給老父送飯時, 說起這件事,老人眉頭一皺,計上心頭,想出回答三道難題的妙法。小伙子把這些辦法告訴了高麗國國王,解救了國難。后來國王知道這些好辦法是一位要被埋掉的老漢想出來的,就下令廢除這條法律,并設“花甲宴”來紀念老人的智慧。
因此在花甲宴這天,兒女們便為花甲老人大擺壽席,廣邀親朋鄰里歡聚一堂,深情地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極其熱鬧的祝壽儀式也很吸引眼球。兒女們先為老人換上一身特制的禮服,在大廳或院子里擺上壽席。花甲老人坐在壽席正中,同鄰里中的同輩兄弟一起接受壽禮。
當壽桌上擺好了糖果、魚、肉、糕點和酒菜時,壽禮便開始了。兒女按長幼之序,親朋好友按遠近之別,依次敬酒獻宴, 或獻祝詩,或載歌載舞,熱鬧無比。前來祝壽的親朋好友至興盡方歸。
朝鮮族的尊老與熱情,讓這個節日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是它時刻提醒兒女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辛勞與付出。
小編友情提示:今天是8月15日老人節,記得回家陪父母吃個飯,遠在他鄉的游子記得給他們打個電話。作為子女的我們,在他們站不穩、走不動的時候,陪伴他們,緊緊握住他們的手,慢慢地陪他們走,就像當年他們牽著我們一樣。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而作為朝鮮族聚居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就有一個由當地人自發設立的、具有濃郁朝鮮族特色的“老人節”。為什么朝鮮族會自己單獨設立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呢?它究竟“特殊”在哪里呢?下面就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
自1982年以來,在朝鮮族聚居的延邊地區,各地都成立了老人協會。而作為延邊州“8·15”老人節的發源地——龍井市東盛涌鎮,早在六七十年前,就創新成立了“老年人讀報組”,這也是“老年人協會”前身。
到了1982年8月15日,中國第一個由老年人自發組織起來的老年社會團體——“老年協會”在東盛涌村成立了。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朝鮮族老人節
繼東盛涌鎮把每年8月15日定為老人節以后,1984年,延邊州委將8月15日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老人節,并積極向全州推廣。直到2010年通過立法將8月15日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老人節”。
按照朝鮮族的民俗風情,這一天, 60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紅花,接受子女和他人的祝福。兒女們盡情地歌舞、踩跳板、蕩秋千、打球、摔跤,竭盡全力讓老人們享受節日的歡樂。
節日里,有老人的家庭都提前備制米酒、打糕、冷面、狗肉等食品,盡其享用,這也是子女對老人半生的無私奉獻表示尊重和感謝。
朝鮮族把60年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嶺,因此對花甲禮也特別講究。花甲禮則是朝鮮族壽禮的重要禮儀之一。
要提起“花甲宴”,這里還有一個故事。
從前,高麗國王發布了一條法律,老人到了60歲花甲,不管死不死都要埋葬。一位姓金的小伙子舍不得把老父埋掉,就把老父藏了起來。后來,有個國家給高麗國王出了三道難題,若答不出就滅掉高麗國,國王為此而發愁。姓金的小伙子給老父送飯時, 說起這件事,老人眉頭一皺,計上心頭,想出回答三道難題的妙法。小伙子把這些辦法告訴了高麗國國王,解救了國難。后來國王知道這些好辦法是一位要被埋掉的老漢想出來的,就下令廢除這條法律,并設“花甲宴”來紀念老人的智慧。
因此在花甲宴這天,兒女們便為花甲老人大擺壽席,廣邀親朋鄰里歡聚一堂,深情地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極其熱鬧的祝壽儀式也很吸引眼球。兒女們先為老人換上一身特制的禮服,在大廳或院子里擺上壽席。花甲老人坐在壽席正中,同鄰里中的同輩兄弟一起接受壽禮。
當壽桌上擺好了糖果、魚、肉、糕點和酒菜時,壽禮便開始了。兒女按長幼之序,親朋好友按遠近之別,依次敬酒獻宴, 或獻祝詩,或載歌載舞,熱鬧無比。前來祝壽的親朋好友至興盡方歸。
朝鮮族的尊老與熱情,讓這個節日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是它時刻提醒兒女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辛勞與付出。
小編友情提示:今天是8月15日老人節,記得回家陪父母吃個飯,遠在他鄉的游子記得給他們打個電話。作為子女的我們,在他們站不穩、走不動的時候,陪伴他們,緊緊握住他們的手,慢慢地陪他們走,就像當年他們牽著我們一樣。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