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名寧波市鄞州區政協委組長來延學習抗聯精神
延吉新聞網10月24日訊(記者 付楊)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政協委組長培訓班”在延吉開班。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尹朝暉,寧波市鄞州區政協主席鄭坤法、副主席華志苗、葉天奔、周義定等出席了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現場 金洪石 攝

主席臺領導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樹武致辭 金洪石 攝

寧波市鄞州區政協主席鄭坤法講話 金洪石 攝
在為期5天的培訓期間,52名學員圍繞延邊歷史、抗聯精神、民族團結、邊境風貌、鄉村建設等,先后學習了《抗聯精神在延邊》《延邊經濟發展的特殊國際政治環境》《如何發揮政協委員作用》等專題課程,并到延邊革命紀念館、日本間島總領事館舊址、金達萊村、光東村、延吉市恐龍化石集散地、張鼓峰戰役紀念館、防川土字牌、圖們口岸、延邊博物館等地進行了現場教學。

尹朝暉和鄭坤法親切交談 金洪石 攝
學員們通過理論教學、現場教學等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從歷史背景、歷史進程、歷史作用等方面,全面了解了延邊各族兒女在守衛邊疆、建設家鄉、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感知延邊革命老區的精神內涵。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全體學員的團隊意識、協調能力、組織紀律等方面的素質,增強科學發展的新理念。培訓期間,鄞州區政協還與延吉市政協簽訂友好結對協議并舉行座談。

培訓班現場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委黨校副教授李美巖作專題理論教學 金洪石 攝
據了解,鄞州區和延吉市是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結對子城區,鄞州區作為寧波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羊,近年來在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人才支撐等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已躍進我國發達地區行列。新一輪的東西扶貧協作,把遠隔千山萬水的鄞州區與延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鄞州區延吉市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給予了延吉無私的援助。目前,延吉市已選派多名干部到鄞州區掛職鍛煉,鄞州區委、區政府專門安排近20名優秀干部和衛生、教育、農業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到延吉市掛職,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為延吉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據延吉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樹武介紹,近年來延吉市委黨校不斷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深入研究探討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與紅色旅游有機結合的切入點,開發出多個專題課和現場教學課程,打造出多條紅色教育品牌線路,并被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確定為“吉林省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此次鄞州區政協將區政協委組長培訓班安排在延吉舉行,充分表明了對延吉市的信任和支持,也勢必借此助推兩地之間這份友好交往的感情加以鞏固、發揚和延續。

學員在金達萊村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日本間島總領事館舊址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延邊博物館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張鼓峰戰役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張鼓峰戰役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開班儀式現場 金洪石 攝

主席臺領導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樹武致辭 金洪石 攝

寧波市鄞州區政協主席鄭坤法講話 金洪石 攝

尹朝暉和鄭坤法親切交談 金洪石 攝

培訓班現場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委黨校副教授李美巖作專題理論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學員在延邊革命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金洪石 攝
據延吉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樹武介紹,近年來延吉市委黨校不斷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深入研究探討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與紅色旅游有機結合的切入點,開發出多個專題課和現場教學課程,打造出多條紅色教育品牌線路,并被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確定為“吉林省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此次鄞州區政協將區政協委組長培訓班安排在延吉舉行,充分表明了對延吉市的信任和支持,也勢必借此助推兩地之間這份友好交往的感情加以鞏固、發揚和延續。

學員在金達萊村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日本間島總領事館舊址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延邊博物館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張鼓峰戰役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學員在張鼓峰戰役紀念館參加現場教學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