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高質量推進 造就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日前,《人民日報》發布《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延吉上榜“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位列第55位。

延吉人民公園一角 楊婷婷 攝

老人們在公園里打拳 楊婷婷 攝
漫步延吉街頭,新改造的延吉市人民公園綠樹成蔭,成為市民和游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金達萊北街、公園路拓寬工程、新機場路新民路北街路面寬闊平整,車輛來往川流不息;布爾哈通河北岸河堤上,各式圖案的彩燈璀璨閃爍,為布河夜色增添一份美麗,也扮靚了延吉城市“客廳”……
近年來,延吉市以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為根本出發點,以“青山、碧水、藍天”為品牌,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為目標,大力實施“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著力打造宜居城市。

天池路延伸工程 翟宇佳 攝
10月12日,記者來到天池路延伸工程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路面鋪設瀝青混凝土,道路完工指日可待。“以前這里就是一片荒地,現在這段路打通后,周邊居民出行可方便多了。”市民金先生笑著說。
天池路延伸工程起點位于新民南街,終點位于延川南街,道路全長約2100米,雙向六車道。該項目于今年5月開工建設,到10月15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預計今年年底前通車。“這條路通車后將極大緩解長白山路的交通壓力,今后,市民去延吉市人民體育場又多了一條道路。”該項目負責人劉樂偉說。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打造便捷通暢的城市道路系統是建設宜居城市的基礎。2018年,延吉市完成天池路(新民南街至延川南街)、梨花路(文化東街至中醫院段)、人民路(迎春街至延鋁北街)南半幅、愛丹路(州民政局至軍分區)、延河路向東延伸2500米、新村路(局子街至州戒毒所)等道路新建工程,新建道路長度約為12公里,加快推進延龍圖新區“二橋二路”工程,完成50條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城市交通網絡日益完善。

延吉一角 李軍廣 攝
走進人民公園里,改造一新的雕塑、花圃、木質涼亭成了人們休閑游覽的新景觀。自去年開始,延吉市對“百年老園”延吉市人民公園進行改造,公園面貌煥然一新。今年,延吉市對公園內綠化進行補植和提升,對景觀設施進行全方位改造,園內生態環境再一次提檔升級。
在嶄新的木質鏤空屏風前,幾位老人伴著舒緩的音樂,打拳健身,怡然自得。“現在公園建設得真好,一年比一年漂亮,我家就在公園附近,一天跟老伴兒來溜達好幾回,看看花看看草,累了就坐在長椅上歇會兒,這生活多好啊。”市民陳大爺說。

布爾哈通河畔 金東鎮 攝

布河北岸LED彩燈墻 楊婷婷 攝
為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近兩年,延吉市投資800萬元,大力推進布爾哈通河和煙集河景觀改造工程,形成“公園——煙集河——布爾哈通河”城市休閑景觀區;投資2800萬元,完成人民公園一、二期工程11萬平方米草坪景觀改造及2.2萬平方米園內道路升級改造,實現公園景觀質的飛躍;實施主城區標志性建筑亮化提升工程,實現由靜態到動態的華麗轉變,打造夜晚靚麗的風景線;實施市內綠化精細化改造,完成公園路、金達萊北街等主次干道綠化彩化項目及高鐵廣場等10處立體項目,全市綠化面積達1297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27平方米。
同時,延吉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今年,全市以“三改三清三化”工程為載體,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共籌措整合各類資金1.8億元,完成16個行政村人居環境整體規劃,全力打造10個貧困村、6個涉貧村和三道灣鎮中心村、依蘭鎮春興村、興農村,朝陽川鎮長青村、吉成村農村環境整治項目,19個村的圍欄圍墻項目、21個村的路燈安裝項目預計年末全部完工,完成80戶泥草房美化;投入2350萬元,率先實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生活垃圾統一處理,已實現54個行政村的全覆蓋;計劃改造農村危房165戶,目前完工率已達95%。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提高,延吉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自2015年首次參評“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以來,延吉市連續4年晉級,2015年位居第61位,2016年位居第60位,2017年位居第59位,2018年位居第55位。2017年,延吉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5.5%,位居吉林省縣市榜首,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一個暢通、文明、和諧、宜居的高質量發展新延吉正呈現在大家眼前。

延吉人民公園一角 楊婷婷 攝

老人們在公園里打拳 楊婷婷 攝
近年來,延吉市以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為根本出發點,以“青山、碧水、藍天”為品牌,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為目標,大力實施“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著力打造宜居城市。

天池路延伸工程 翟宇佳 攝
天池路延伸工程起點位于新民南街,終點位于延川南街,道路全長約2100米,雙向六車道。該項目于今年5月開工建設,到10月15日主體工程基本結束,預計今年年底前通車。“這條路通車后將極大緩解長白山路的交通壓力,今后,市民去延吉市人民體育場又多了一條道路。”該項目負責人劉樂偉說。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打造便捷通暢的城市道路系統是建設宜居城市的基礎。2018年,延吉市完成天池路(新民南街至延川南街)、梨花路(文化東街至中醫院段)、人民路(迎春街至延鋁北街)南半幅、愛丹路(州民政局至軍分區)、延河路向東延伸2500米、新村路(局子街至州戒毒所)等道路新建工程,新建道路長度約為12公里,加快推進延龍圖新區“二橋二路”工程,完成50條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城市交通網絡日益完善。

延吉一角 李軍廣 攝
在嶄新的木質鏤空屏風前,幾位老人伴著舒緩的音樂,打拳健身,怡然自得。“現在公園建設得真好,一年比一年漂亮,我家就在公園附近,一天跟老伴兒來溜達好幾回,看看花看看草,累了就坐在長椅上歇會兒,這生活多好啊。”市民陳大爺說。

布爾哈通河畔 金東鎮 攝

布河北岸LED彩燈墻 楊婷婷 攝
同時,延吉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今年,全市以“三改三清三化”工程為載體,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共籌措整合各類資金1.8億元,完成16個行政村人居環境整體規劃,全力打造10個貧困村、6個涉貧村和三道灣鎮中心村、依蘭鎮春興村、興農村,朝陽川鎮長青村、吉成村農村環境整治項目,19個村的圍欄圍墻項目、21個村的路燈安裝項目預計年末全部完工,完成80戶泥草房美化;投入2350萬元,率先實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生活垃圾統一處理,已實現54個行政村的全覆蓋;計劃改造農村危房165戶,目前完工率已達95%。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提高,延吉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自2015年首次參評“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以來,延吉市連續4年晉級,2015年位居第61位,2016年位居第60位,2017年位居第59位,2018年位居第55位。2017年,延吉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5.5%,位居吉林省縣市榜首,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一個暢通、文明、和諧、宜居的高質量發展新延吉正呈現在大家眼前。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