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專家受聘成為延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
延吉新聞網3月21日訊(記者 付楊)3月21日,延吉市舉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聘任會暨座談會,三位有建樹、有造詣、有聲望的專家受聘成為延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為助推全市紅色文化發展出智出力。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韜參加會議。

延吉市舉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聘任會暨座談會 付楊 攝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軼群通報教育基地整體規劃和建設情況 付楊 攝
據了解,為打造具有延吉特色的紅色文化品牌,2018年以來,延吉市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下發了《延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方案》從五個方面對建設教育基地進行部署:一是收集整理紅色文化線索,挖掘整理延吉市紅色歷史,開采好紅色文化的“精神富礦”。二是包裝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朝陽川鎮長勝村革命遺址、依蘭鎮古城村古城屯革命遺址、小營鎮五鳳村革命遺址和三道灣鎮抗日根據地等四處地點打造教育基地,通過命名紅色文化景址、編撰紅色文化故事、建立紅色主題展館、規劃紅色路線、打造紅色教學課程等“五個紅色”建設,充分展示延吉的人文歷史和愛國精神。三是深化紅色教育培訓,加強各戰線紅色教育培訓力度。利用教育基地,廣泛開展對機關干部、教師學生和各類社會群體的教育培訓,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注入文化自信。四是培育紅色文化產業,鼓勵社會力量,民營資本參與基地運營。五是推進紅色文化弘揚傳播,全方位宣傳推介延吉市紅色文化,不斷提升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知名度和影響力。
目前,線索收集和路線規劃工作已初步完成,下一階段,將進入教育基地配套設施建設期,進一步做好現有資源的包裝利用工作,著力推進教育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王韜為三位專家頒發聘書 付楊 攝

四個鎮相關負責人匯報本鎮教育基地建設情況 付楊 攝

各位顧問、市委黨校負責人分別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付楊 攝
會上,王韜分別為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金春善,延邊博物館近現代史部主任、研究員許永吉,東北史料征集編撰委員會主任、延吉鴻鳳歷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全民族抗戰將領傳記》叢書編委會總編輯朱宏啟頒發顧問聘書。朝陽川鎮、依蘭鎮、小營鎮、三道灣鎮相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本鎮教育基地建設情況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各位顧問、市委黨校負責人分別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為加快推進教育基地建設劃清了重點、指明了路徑。

王韜講話 付楊 攝
王韜指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旅游資源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注重頂層設計,立足全局推動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和紅色精神傳承,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傳承的精神高地。今天成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團,不僅是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專業保障,更是打響東北抗聯革命老區特色品牌的文化智庫。希望各位顧問為延吉紅色文化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多建肺腑之言,多獻發展之策。
王韜強調,市委黨校和各鎮在下一階段工作中要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推進力度,積極與各位顧問交流對接,進一步完善紅色教學課程和紅色教育路線規劃。要打好“組合拳”,找準“創新點”,充分結合本鎮實際,找準建設定位,對照“時間表”,嚴格按照建設工作推進表中完成時限的要求,鼓足干勁兒,以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有序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使基地建設成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韜參加會議。

延吉市舉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顧問聘任會暨座談會 付楊 攝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軼群通報教育基地整體規劃和建設情況 付楊 攝
目前,線索收集和路線規劃工作已初步完成,下一階段,將進入教育基地配套設施建設期,進一步做好現有資源的包裝利用工作,著力推進教育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王韜為三位專家頒發聘書 付楊 攝

四個鎮相關負責人匯報本鎮教育基地建設情況 付楊 攝

各位顧問、市委黨校負責人分別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付楊 攝

王韜講話 付楊 攝
王韜強調,市委黨校和各鎮在下一階段工作中要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推進力度,積極與各位顧問交流對接,進一步完善紅色教學課程和紅色教育路線規劃。要打好“組合拳”,找準“創新點”,充分結合本鎮實際,找準建設定位,對照“時間表”,嚴格按照建設工作推進表中完成時限的要求,鼓足干勁兒,以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有序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使基地建設成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