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醫療兜底讓貧困村民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看病吃藥不用花一分錢,每周鎮中心衛生院的大夫作為家庭醫生入戶走訪,提供醫療保障,這是如今延吉市醫療扶貧的真實寫照,送藥送健康已然形成常態。

小營鎮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為王志勇老人換藥 孫陽 攝
家住小營鎮五鳳村的王志勇老人,因手術并發癥導致下半身癱瘓,由于多年癱瘓在床導致的褥瘡,最嚴重時瘡口直徑達到8公分。在家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老人的瘡口慢慢愈合,現在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只剩下指甲大小的瘡口,正在逐漸好轉。
王志勇的老伴兒潘秀英患有高血壓等老年病,家庭醫生每周入戶診療時,除了為王志勇老人處理瘡口,還會幫助他的老伴兒進行常規身體檢查,并叮囑她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指導她如何服藥。潘秀英說:“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好政策,讓我們這些貧困戶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農村義診

小營鎮中心衛生院醫務人員正在為五鳳村貧困戶楊春延量血壓
小營鎮中心衛生院門診主任李書奎介紹,目前,五鳳村30余戶健康扶貧建檔立卡人群,都在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像王志勇和潘秀英老兩口這樣享受醫療兜底保障的人群,只是延吉市醫療扶貧中的一例縮影。一直以來,延吉市借醫療扶貧之力,切斷因病致貧根源,創新脫貧方式。鑒于貧困戶中因病、因殘所占比例達99%的實際,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用于貧困人口在定點醫院自付費用兜底,將農村戶籍60周歲及以上參合人員納入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

朝陽川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為金東變送去藥物 孫陽 攝

B超檢查
同時,延吉市積極組建技術可靠、設施完善的醫療體系。公開招聘26名醫務人員,為每個村建設1個衛生室、配備1名村醫,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的醫療救治體系,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018年,延吉市各級醫療機構派出醫務人員3335人次,下鄉義診1135次,診療貧困人員7093人次,貧困戶徹徹底底享受到了看病吃藥不用花一分錢的待遇,讓貧困戶零負擔配合治療。

小營鎮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為王志勇老人換藥 孫陽 攝
王志勇的老伴兒潘秀英患有高血壓等老年病,家庭醫生每周入戶診療時,除了為王志勇老人處理瘡口,還會幫助他的老伴兒進行常規身體檢查,并叮囑她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指導她如何服藥。潘秀英說:“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好政策,讓我們這些貧困戶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農村義診

小營鎮中心衛生院醫務人員正在為五鳳村貧困戶楊春延量血壓
像王志勇和潘秀英老兩口這樣享受醫療兜底保障的人群,只是延吉市醫療扶貧中的一例縮影。一直以來,延吉市借醫療扶貧之力,切斷因病致貧根源,創新脫貧方式。鑒于貧困戶中因病、因殘所占比例達99%的實際,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用于貧困人口在定點醫院自付費用兜底,將農村戶籍60周歲及以上參合人員納入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

朝陽川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為金東變送去藥物 孫陽 攝

B超檢查
2018年,延吉市各級醫療機構派出醫務人員3335人次,下鄉義診1135次,診療貧困人員7093人次,貧困戶徹徹底底享受到了看病吃藥不用花一分錢的待遇,讓貧困戶零負擔配合治療。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