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黨建】市人社局三個堅持引領黨建工作新局面
2019-06-03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近年來,市人社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黨組織各項建設,有效推動人社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堅持以思想建設為統領,著力加強黨性修養。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重點圍繞黨章黨規、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先后組織5次專題學習并開展討論,做到學習有筆記、學后有交流,持續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水平。堅持領導上黨課,局黨委委員將各自分管工作與黨的創新理論有機結合,用黨的新思路、新觀點、新方法合理指導人社事業發展,切實做好科學理論與實際運用的轉化。不斷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方法,通過組織開展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五四青年節環保志愿行動、參觀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成果展覽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

市人社局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二是堅持以制度落實為抓手,著力加強組織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議事規則,累計召開黨委會議4次,研究討論重要事項,有效提升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建立監督巡查機制,每周由一名局黨委委員帶隊,重點圍繞組織紀律、廉政紀律和工作紀律等方面開展監督巡查,堅決做到把紀律約束挺在前面,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逐級簽訂黨建工作責任書,定期開展廉政談話,并將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納入全年工作計劃和績效考核,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檢查,年末有總結,大力加強黨組織建設。

市人社局定期開展廉政談話
三是堅持以隊伍建設為基石,著力提升業務效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示范作用,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累計走訪慰問貧困村、貧困戶500余次,提供扶貧資金和物資近3萬余元,開展清理環境衛生等各類扶貧活動10余次。建立“一對一、點對點”工作模式,精準解答政策、解決困難100余個,幫助貧困戶銷售生玉米8千余棒,購買涂料美化貧困村人居環境花費近2萬元,有效錘煉履職能力。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系統實施社保基金管理,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巡查和執法力度,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勞動關系,有效落實就業創業各類惠民政策,圓滿完成人社各項工作任務,業務效能持續提升。

市人社局走訪慰問貧困戶

市人社局購買涂料美化貧困村人居環境
一是堅持以思想建設為統領,著力加強黨性修養。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重點圍繞黨章黨規、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內容,先后組織5次專題學習并開展討論,做到學習有筆記、學后有交流,持續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水平。堅持領導上黨課,局黨委委員將各自分管工作與黨的創新理論有機結合,用黨的新思路、新觀點、新方法合理指導人社事業發展,切實做好科學理論與實際運用的轉化。不斷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方法,通過組織開展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五四青年節環保志愿行動、參觀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成果展覽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

市人社局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二是堅持以制度落實為抓手,著力加強組織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議事規則,累計召開黨委會議4次,研究討論重要事項,有效提升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建立監督巡查機制,每周由一名局黨委委員帶隊,重點圍繞組織紀律、廉政紀律和工作紀律等方面開展監督巡查,堅決做到把紀律約束挺在前面,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逐級簽訂黨建工作責任書,定期開展廉政談話,并將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納入全年工作計劃和績效考核,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檢查,年末有總結,大力加強黨組織建設。

市人社局定期開展廉政談話
三是堅持以隊伍建設為基石,著力提升業務效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示范作用,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累計走訪慰問貧困村、貧困戶500余次,提供扶貧資金和物資近3萬余元,開展清理環境衛生等各類扶貧活動10余次。建立“一對一、點對點”工作模式,精準解答政策、解決困難100余個,幫助貧困戶銷售生玉米8千余棒,購買涂料美化貧困村人居環境花費近2萬元,有效錘煉履職能力。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系統實施社保基金管理,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巡查和執法力度,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勞動關系,有效落實就業創業各類惠民政策,圓滿完成人社各項工作任務,業務效能持續提升。

市人社局走訪慰問貧困戶

市人社局購買涂料美化貧困村人居環境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