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韋特恩國際自行車賽 千名選手騎行最美邊境線
延吉新聞網9月22日訊(記者王曉彤)9月22日,2019延邊•韋特恩國際自行車賽在延吉國際會展·藝術中心鳴槍開賽,來自國內外的近1200名自行車愛好者參賽。

參賽選手拍照留念 王曉彤 攝

參加比賽的選手們信心滿滿 王曉彤 攝
一大早,就有很多市民來到出發點,一睹各國自行車選手風采,并為選手們加油助威。上午9時,來自英國、瑞典、新加坡等國以及國內各省市的近1200名比賽選手身穿騎行服,頭戴安全頭盔,騎著參賽自行車進入出發場地。

金基德宣布比賽開始 王曉彤 攝

樸學洙鳴槍開賽 王曉彤 攝
9時30分,延邊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基德宣布賽事啟動,延邊州副州長樸學洙為賽事鳴槍。
在選手們的吶喊和歡呼聲中,環延龍圖133公里長距離騎行賽、短距離41公里公路自行車賽和42公里“環帽兒山”山地自行車賽,以及5公里兒童親子自行車賽、10公里青少年自行車賽等組別的參賽選手魚貫而出,奮勇爭先。

選手魚貫而出 王曉彤 攝

選手魚貫而出 王曉彤 攝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王曉彤 攝
經過激烈角逐,133公里長距離男子組冠軍被俄羅斯選手DENIS OKUNEV摘得,時間為3小時29分,女子組冠軍是俄羅斯選手ALEKSANDRA BIANKINA,時間為3小時43分。延吉選手李軍和國內選手馮海秋分別以1小時04分和1小時13分的成績獲得41公里短距離賽男、女項目冠軍。國內選手謝昕鵬和宋開麗分別以1小時23分和1小時40分的成績獲得42公里山地+公路比賽男、女項目冠軍。

選手從起點出發 王曉彤 攝

小選手們出發 王曉彤 攝

參賽的小選手 王曉彤 攝
本屆旅游節由州政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延吉市政府、龍井市政府、圖們市政府、瑞典諾迪維瓦薩公司承辦。賽事以“最美邊境線,‘騎’樂無窮”為主題,是延邊獨特的生態資源與國際時尚休閑自行車旅游運動最佳的結合體。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延邊•韋特恩國際自行車旅游節自2012年落戶延邊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吸引了來自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以及世界2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騎行愛好者,拉近了延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距離,提升了“美麗中國鮮到延邊”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成為延邊加強國際交流的一張名片。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亞利,州政協副主席馮德遠,州政府副秘書長孫國,延吉市副市長郭正吉參加了開幕式。

參賽選手拍照留念 王曉彤 攝

參加比賽的選手們信心滿滿 王曉彤 攝
一大早,就有很多市民來到出發點,一睹各國自行車選手風采,并為選手們加油助威。上午9時,來自英國、瑞典、新加坡等國以及國內各省市的近1200名比賽選手身穿騎行服,頭戴安全頭盔,騎著參賽自行車進入出發場地。

金基德宣布比賽開始 王曉彤 攝

樸學洙鳴槍開賽 王曉彤 攝
9時30分,延邊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基德宣布賽事啟動,延邊州副州長樸學洙為賽事鳴槍。
在選手們的吶喊和歡呼聲中,環延龍圖133公里長距離騎行賽、短距離41公里公路自行車賽和42公里“環帽兒山”山地自行車賽,以及5公里兒童親子自行車賽、10公里青少年自行車賽等組別的參賽選手魚貫而出,奮勇爭先。

選手魚貫而出 王曉彤 攝

選手魚貫而出 王曉彤 攝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王曉彤 攝
經過激烈角逐,133公里長距離男子組冠軍被俄羅斯選手DENIS OKUNEV摘得,時間為3小時29分,女子組冠軍是俄羅斯選手ALEKSANDRA BIANKINA,時間為3小時43分。延吉選手李軍和國內選手馮海秋分別以1小時04分和1小時13分的成績獲得41公里短距離賽男、女項目冠軍。國內選手謝昕鵬和宋開麗分別以1小時23分和1小時40分的成績獲得42公里山地+公路比賽男、女項目冠軍。

選手從起點出發 王曉彤 攝

小選手們出發 王曉彤 攝

參賽的小選手 王曉彤 攝
本屆旅游節由州政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延吉市政府、龍井市政府、圖們市政府、瑞典諾迪維瓦薩公司承辦。賽事以“最美邊境線,‘騎’樂無窮”為主題,是延邊獨特的生態資源與國際時尚休閑自行車旅游運動最佳的結合體。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文藝表演 王曉彤 攝
延邊•韋特恩國際自行車旅游節自2012年落戶延邊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吸引了來自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以及世界2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騎行愛好者,拉近了延邊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距離,提升了“美麗中國鮮到延邊”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成為延邊加強國際交流的一張名片。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亞利,州政協副主席馮德遠,州政府副秘書長孫國,延吉市副市長郭正吉參加了開幕式。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