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慶參加機關代表團文教代表團討論
延吉新聞網12月18日訊(記者 翟宇佳)12月18日,州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洪慶來到中共延吉市第十五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機關代表團、文教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討論黨代會報告。

洪慶在機關代表團參加討論 李軍廣 攝

機關代表團討論現場 李軍廣 攝

洪慶在文教代表團參加討論 李軍廣 攝

文教代表團討論現場 李軍廣 攝
會場氣氛熱烈,代表們踴躍發言,一致認為報告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務實親民、提氣鼓勁,全面總結了2019年全市經濟社會各方面建設取得的成績,又提出了今后延吉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的要求、奮斗目標、發展戰略、發展路徑、發展要求、根本保證,體現時代特色、切合延吉實際,是一個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好報告。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洪慶指出,2019年延吉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前幾屆黨委打下的良好基礎,更離不開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的團結一心、共同奮斗。今后,延吉市要以市十五屆黨代會為指引,圍繞決勝全面小康、共創美麗延吉奮斗目標,實施產業優化、開放先導、縣域突破發展戰略,狠抓項目建設、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實干興市、走在前列,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洪慶強調,要抓好項目建設,發揮首府城市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要培養壯大高端制造業等新興產業,推進國泰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促進裝備制造業智能化、集群化發展。要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敖東藥業等重點工業企業研發創新,增強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要抓好城市建設,堅持“規劃先行”,按照“立足全局、放眼周邊、兼顧長遠”的要求,推動城鄉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著力促進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城市區域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要完善公共交通、教育、商業體等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好西部新城區。要通過深入實施“路長制”工作機制,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增強主人翁意識,持續優化市容環境。
洪慶強調,要抓好全域旅游,深入落實旅游興州戰略,依托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現有資源,打造一個集“恐龍文化、民俗旅游、自然生態旅游”等元素于一體的新景區,加快完善旅游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發旅游產品,將延吉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旅游產業。要大力發展民生事業,探索實施課后看護舉措,實現公辦幼兒園多種方式辦學。要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創作具有延吉特色、融合民族元素、老少皆宜的廣場舞,讓延吉文化深入人心。

洪慶在機關代表團參加討論 李軍廣 攝

機關代表團討論現場 李軍廣 攝

洪慶在文教代表團參加討論 李軍廣 攝

文教代表團討論現場 李軍廣 攝
會場氣氛熱烈,代表們踴躍發言,一致認為報告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務實親民、提氣鼓勁,全面總結了2019年全市經濟社會各方面建設取得的成績,又提出了今后延吉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的要求、奮斗目標、發展戰略、發展路徑、發展要求、根本保證,體現時代特色、切合延吉實際,是一個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好報告。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洪慶指出,2019年延吉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前幾屆黨委打下的良好基礎,更離不開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的團結一心、共同奮斗。今后,延吉市要以市十五屆黨代會為指引,圍繞決勝全面小康、共創美麗延吉奮斗目標,實施產業優化、開放先導、縣域突破發展戰略,狠抓項目建設、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實干興市、走在前列,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洪慶強調,要抓好項目建設,發揮首府城市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要培養壯大高端制造業等新興產業,推進國泰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促進裝備制造業智能化、集群化發展。要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敖東藥業等重點工業企業研發創新,增強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要抓好城市建設,堅持“規劃先行”,按照“立足全局、放眼周邊、兼顧長遠”的要求,推動城鄉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著力促進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城市區域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要完善公共交通、教育、商業體等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好西部新城區。要通過深入實施“路長制”工作機制,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增強主人翁意識,持續優化市容環境。
洪慶強調,要抓好全域旅游,深入落實旅游興州戰略,依托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現有資源,打造一個集“恐龍文化、民俗旅游、自然生態旅游”等元素于一體的新景區,加快完善旅游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發旅游產品,將延吉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旅游產業。要大力發展民生事業,探索實施課后看護舉措,實現公辦幼兒園多種方式辦學。要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創作具有延吉特色、融合民族元素、老少皆宜的廣場舞,讓延吉文化深入人心。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