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委編辦:防疫不放松 改革不耽誤
延吉新聞網3月24日訊(記者 翟宇佳)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有效遏制疫情傳播擴散,延吉市委編辦按照市委組織部“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選派13名優秀黨員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截至3月23日,已為25戶、45名境外返延居家隔離人員提供隔離檢測和服務工作,20戶36人按時解除隔離。

黨員干部下沉社區
接到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一線工作的工作通知后,市委編辦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迅速到崗到位,第一時間與北山街道丹山社區、丹延社區對接,詳細了解返延人員的相關情況。13名在職黨員干部,分成6個小組,認真落實街道、社區分配的工作任務,細化每名黨員干部的包保責任分工,捋順工作機制,保障了隔離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防控工作中,市委編辦堅決把居家隔離人員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下派黨員干部與社區干部、隔離人員、擔保人員建立微信聯系網,以“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通過隨訪、電話、詢問等形式,每日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兩次體溫檢測、兩次微信定位、四次隨訪,了解居家隔離情況,及時更新完善基礎信息臺賬和排查防控記錄,并定期對隔離戶家的門把手、附近樓梯等處進行消殺。

清理垃圾
同時,市委編辦化“盯防”為“服務”,打破“每三天送一次生活物資、清運一次生活垃圾”的規定,做到“有求必應”。只要居家隔離人員有需求,黨員干部“隨叫隨到”。針對居家隔離人員液化氣用完、電視機故障等特殊情況,黨員干部積極與社區工作人員協調,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主動為其更換液化氣灌、修理電視機,保證了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
隔離不隔心。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市委編辦全力支持北山街道丹山社區開展線上“健康娛樂沙龍”活動,黨員干部每日在社區居家隔離人員微信群里推送防疫知識小科普、健身、美食等信息,與群內居家隔離人員互動交流,幫助居家隔離人員緩解心理方面的壓力,以多形式豐富居家隔離人員“宅”生活,從而使得居家隔離人員保持樂觀良好心態,真正做到戰“疫”心態不恐慌。
除了做好下沉社區包保居家隔離人員任務外,市委編辦還承擔著全市街道鄉鎮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任務。為做到工作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市委編辦采取輪班制,輪流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非值班人員全部返崗,投身到機構編制重點改革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農業、文化、交通、市場4個領域執法隊伍的改革方案和全市街道鄉鎮“三定”規定的擬定工作。事業單位改革前期摸底、義務教育核編、高新區整合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黨員干部下沉社區
接到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一線工作的工作通知后,市委編辦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迅速到崗到位,第一時間與北山街道丹山社區、丹延社區對接,詳細了解返延人員的相關情況。13名在職黨員干部,分成6個小組,認真落實街道、社區分配的工作任務,細化每名黨員干部的包保責任分工,捋順工作機制,保障了隔離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防控工作中,市委編辦堅決把居家隔離人員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下派黨員干部與社區干部、隔離人員、擔保人員建立微信聯系網,以“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通過隨訪、電話、詢問等形式,每日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兩次體溫檢測、兩次微信定位、四次隨訪,了解居家隔離情況,及時更新完善基礎信息臺賬和排查防控記錄,并定期對隔離戶家的門把手、附近樓梯等處進行消殺。

清理垃圾
同時,市委編辦化“盯防”為“服務”,打破“每三天送一次生活物資、清運一次生活垃圾”的規定,做到“有求必應”。只要居家隔離人員有需求,黨員干部“隨叫隨到”。針對居家隔離人員液化氣用完、電視機故障等特殊情況,黨員干部積極與社區工作人員協調,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主動為其更換液化氣灌、修理電視機,保證了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
隔離不隔心。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市委編辦全力支持北山街道丹山社區開展線上“健康娛樂沙龍”活動,黨員干部每日在社區居家隔離人員微信群里推送防疫知識小科普、健身、美食等信息,與群內居家隔離人員互動交流,幫助居家隔離人員緩解心理方面的壓力,以多形式豐富居家隔離人員“宅”生活,從而使得居家隔離人員保持樂觀良好心態,真正做到戰“疫”心態不恐慌。
除了做好下沉社區包保居家隔離人員任務外,市委編辦還承擔著全市街道鄉鎮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任務。為做到工作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市委編辦采取輪班制,輪流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非值班人員全部返崗,投身到機構編制重點改革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農業、文化、交通、市場4個領域執法隊伍的改革方案和全市街道鄉鎮“三定”規定的擬定工作。事業單位改革前期摸底、義務教育核編、高新區整合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