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
延吉新聞網5月7日訊(記者 王曉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延吉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堅持精準施策、科學防控,重點環節精密智控、嚴防死守,推動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戰“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
截至目前,延吉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例;入川無癥狀感染者1人;在篩查點排查途經延吉旅客共490197人次;各鎮、街道累計排查入延人員46104人。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境外入延6339人(居家隔離3181人、集中隔離3158人);現居家隔離602人(境外入延65人),集中隔離95人(境外入延23人),定點醫療機構1人。
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延吉市先后召開29次領導小組會議研判疫情走勢,部署防控工作,在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安排專職管控團隊,強化人員排查。啟動包保責任機制,由10位市級領導分別包保4個鎮、6個街道,累計選派600名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全力做好聯防聯控。市屬各級醫療機構及時啟動發熱預檢門診,實行實名制分時段預約診療制度,嚴把醫療救治關。針對復工復產企業、學校等重點場所開展聯防聯控,確保安全復工、復課。

視察集中隔離點

在園輝社區視察

在市醫院視察
5月7日,延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美善帶領教科文衛工委委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對全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情況進行了視察。
視察組一行先后到延吉市某集中隔離點、公園街道園輝社區、市醫院,聽取各處應對新冠肺炎工作情況匯報,實地了解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座談會現場
隨后,視察組召開座談會,聽取延吉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情況匯報。與會人員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就進一步開展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申美善表示,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公開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動員群眾廣泛參與。要加大疫情防控人員和物資保障力度,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優先滿足一線醫療單位、醫護人員防控工作和診療的需要。要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切實做好檢疫檢測、隔離觀察點、定點救治醫院等應急準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要堅持依法防控,落實落細措施,堅決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延吉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例;入川無癥狀感染者1人;在篩查點排查途經延吉旅客共490197人次;各鎮、街道累計排查入延人員46104人。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境外入延6339人(居家隔離3181人、集中隔離3158人);現居家隔離602人(境外入延65人),集中隔離95人(境外入延23人),定點醫療機構1人。
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延吉市先后召開29次領導小組會議研判疫情走勢,部署防控工作,在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安排專職管控團隊,強化人員排查。啟動包保責任機制,由10位市級領導分別包保4個鎮、6個街道,累計選派600名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全力做好聯防聯控。市屬各級醫療機構及時啟動發熱預檢門診,實行實名制分時段預約診療制度,嚴把醫療救治關。針對復工復產企業、學校等重點場所開展聯防聯控,確保安全復工、復課。

視察集中隔離點

在園輝社區視察

在市醫院視察
5月7日,延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美善帶領教科文衛工委委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對全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情況進行了視察。
視察組一行先后到延吉市某集中隔離點、公園街道園輝社區、市醫院,聽取各處應對新冠肺炎工作情況匯報,實地了解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座談會現場
隨后,視察組召開座談會,聽取延吉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情況匯報。與會人員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就進一步開展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申美善表示,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公開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動員群眾廣泛參與。要加大疫情防控人員和物資保障力度,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優先滿足一線醫療單位、醫護人員防控工作和診療的需要。要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切實做好檢疫檢測、隔離觀察點、定點救治醫院等應急準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要堅持依法防控,落實落細措施,堅決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