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促消費 延吉持續發力 拉動消費超億元
延吉新聞網8月18日訊(記者 翟宇佳)8月16日,為期16天的延邊州地產品低價(消費券)促銷展圓滿落下帷幕。據初步統計,此次展會累計銷售額達1.34億元,累計使用消費券2775.37萬元,核銷率81%,進一步提振了消費活力,有效地促進了消費回暖和經濟復蘇。

展會期間,共有來自州內八縣市的200戶企業、8大類產品近千種商品參展,全方位展現了延邊州地產優品,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其中,延吉展區共有30戶企業參展,各式各樣的特色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延吉市專門針對這次展會發放了500萬元的消費券包,累計核銷金額369.39萬元,核銷率73.8%,帶動消費1942.29萬元。
其實,這樣的消費券促銷活動延吉市已經開展了多次。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增長,延吉市開展“美麗初夏,購在延吉”消費季活動,分三期共投入1620萬元,投放各種面額的消費券39萬張,核銷資金1493萬元,累計核銷率高達92.16%,帶動消費10541萬元,杠桿率7.06倍,帶動了百貨零售企業全面復蘇。

為保障消費券促銷活動順利開展,延吉市成立政府消費券促銷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配合做好消費券促銷活動。市商務局對接支付寶東北區負責人,精心謀劃活動細節以及技術支持,并根據省、州、市文件要求,制定《延吉市開展政府消費券促銷活動工作方案》。市委宣傳部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過媒體宣傳,保障了活動的知曉率和宣傳率,提高了市民的參與率。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商品質量監管,嚴厲查處借電子消費券開展虛假宣傳、價格欺詐、以次充好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及時處置消費者投訴舉報。

百貨超市客流回升 楊婷婷 攝
活動期間,市商務局實時關注消費券使用和核銷情況,通過對每期活動的總結,適時調整消費券的面額和使用范圍,使得核銷率和撬動比穩步提高,超出了預期效果。市工信局在百貨大樓的大力支持下,根據消費者需求,特別推出了“政府消費券促銷活動-本地名優特產”專柜,協調工信局組織11家本地企業的60余種產品參與促銷活動,進一步帶動了本地產品的銷售。
在政府消費券助力的同時,鼓勵引導市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系列促銷行動,引導百貨、千盛、萬達等商場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參與活動的企業與政府消費券同步配套推出促銷活動,同時與政府消費券同步配套推出服裝類滿減、打折,“夜場”促銷,“超市節”,家電打折促銷等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僅端午假期,促銷金額達5100萬元。宏偉汽貿上半年車展銷售車輛983臺,銷售額達1.1億元。

百貨超市 楊婷婷 攝
此外,引導傳統零售企業開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采取線上線下融合方式開展,引導企業開展以“夜經濟”為主題的促銷活動,便利夜間消費。7月17日,延吉“百威啤酒節”在萬達廣場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啤酒節為期15天,占地面積19000㎡,平均客流量為10360人/天。“百威啤酒節”通過結合“網紅夜市”和“音樂表演”為主題的形式,積極帶動了市民消費潛力,促進了廣大市民夜間消費需求。
“美麗初夏,購在延吉”消費季活動開展兩個多月以來,有效地對沖了疫情對商貿流通業的影響,促進了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第二季度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明顯收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較一季度分別提高8.9和9.2個百分點,極大地發揮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其實,這樣的消費券促銷活動延吉市已經開展了多次。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增長,延吉市開展“美麗初夏,購在延吉”消費季活動,分三期共投入1620萬元,投放各種面額的消費券39萬張,核銷資金1493萬元,累計核銷率高達92.16%,帶動消費10541萬元,杠桿率7.06倍,帶動了百貨零售企業全面復蘇。


百貨超市客流回升 楊婷婷 攝
在政府消費券助力的同時,鼓勵引導市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系列促銷行動,引導百貨、千盛、萬達等商場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參與活動的企業與政府消費券同步配套推出促銷活動,同時與政府消費券同步配套推出服裝類滿減、打折,“夜場”促銷,“超市節”,家電打折促銷等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僅端午假期,促銷金額達5100萬元。宏偉汽貿上半年車展銷售車輛983臺,銷售額達1.1億元。

百貨超市 楊婷婷 攝
“美麗初夏,購在延吉”消費季活動開展兩個多月以來,有效地對沖了疫情對商貿流通業的影響,促進了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第二季度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明顯收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較一季度分別提高8.9和9.2個百分點,極大地發揮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