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廳到延吉市調研社會工作人才建設情況
延吉新聞網11月18日訊(記者 翟宇佳)11月18日,省民政廳慈善社工處處長綦殿學率調研組來到延吉,就推進社會工作人才建設情況進行調研。

調研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進學街道嬌陽社區“三區計劃”項目實施情況 翟宇佳 攝

調研北山街道怡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組先后來到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河南街道白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進學街道嬌陽社區、北山街道怡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地了解社工項目開展情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及“三區計劃”項目實施情況。
2015年以來,延吉市連續六年承接國家“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和吉林省福彩公益金項目,共有13個機構16個社區參與承接18個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富有特色地開展安置幫教、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居家養老、青少年和民族融合等社會工作服務。目前,社會工作在延吉市6個街道全面鋪開,卓有成效地開展涉及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累計進行個案探訪2185人次,開展個案服務320個、738人次,小組活動128個、496節、5900余人次,社區活動143個、服務8600余人次。項目直接受益人群1.5萬余人次,間接受益人群3.8萬余人次,為延吉市專業社工團隊建設和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同時,延吉市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簡化辦事流程,推動社區本土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發展。目前,全市共注冊登記各類社會組織574家,其中注冊社區社會組織31家。先后培育注冊延吉市新里程、老來樂等19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配備專業社工72人。各機構在社會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先后組織開展“圓夢助學”、“三點半課堂”、“關愛折翼小天使”、“走進大山里的孩子”等70多個社會工作項目,累計提供社會服務2萬余人次,不斷滿足居民群眾服務需求。
綦殿學對延吉市社會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教育培養力度,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釋放更加廣闊的從業空間,切實發揮其專業優勢,提供更多專業服務,促進社會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延吉市副市長蓋映紅參加了調研。

調研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進學街道嬌陽社區“三區計劃”項目實施情況 翟宇佳 攝

調研北山街道怡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翟宇佳 攝
調研組先后來到公園街道楊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河南街道白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進學街道嬌陽社區、北山街道怡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地了解社工項目開展情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及“三區計劃”項目實施情況。
2015年以來,延吉市連續六年承接國家“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和吉林省福彩公益金項目,共有13個機構16個社區參與承接18個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富有特色地開展安置幫教、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居家養老、青少年和民族融合等社會工作服務。目前,社會工作在延吉市6個街道全面鋪開,卓有成效地開展涉及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累計進行個案探訪2185人次,開展個案服務320個、738人次,小組活動128個、496節、5900余人次,社區活動143個、服務8600余人次。項目直接受益人群1.5萬余人次,間接受益人群3.8萬余人次,為延吉市專業社工團隊建設和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同時,延吉市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簡化辦事流程,推動社區本土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發展。目前,全市共注冊登記各類社會組織574家,其中注冊社區社會組織31家。先后培育注冊延吉市新里程、老來樂等19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配備專業社工72人。各機構在社會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先后組織開展“圓夢助學”、“三點半課堂”、“關愛折翼小天使”、“走進大山里的孩子”等70多個社會工作項目,累計提供社會服務2萬余人次,不斷滿足居民群眾服務需求。
綦殿學對延吉市社會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教育培養力度,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釋放更加廣闊的從業空間,切實發揮其專業優勢,提供更多專業服務,促進社會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延吉市副市長蓋映紅參加了調研。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