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城故事】韓迪眼中的延煙“藍精靈”
韓迪是延吉市直機關黨工委書記,在她的手機里,珍藏著一組照片,照片中延吉卷煙廠那一身藍色工作服格外搶眼。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這群“藍精靈”志愿者的創城瞬間在韓迪腦海中再次變得清晰,她如數家珍般講起了那些不為人知的創城故事。

韓迪作動員講話
故事一:“藍精靈”的標準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清理亂堆亂放

清理亂堆亂放

清理亂堆亂放
7月,延吉卷煙廠丙班第一支志愿者隊伍下沉社區后,接到的任務是清理小廣告,延煙志愿者分組分棟與城市牛皮癬展開了“搏斗”。
三小時后,當韓迪走進第一個單元時,她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所有的大理石樓道干凈得透著亮,所有的白鋼扶手干凈得反光,住戶門上看不到一絲膠痕,我們從來沒有向他們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和標準。”韓迪回憶道。
抬起頭,韓迪看到兩位志愿者大哥手拿著自己買的鋼絲球和除膠劑從樓上走下來,腦門上的汗珠還不斷順著臉頰淌下來,亮藍色的工服已經完全被汗水浸透,變成了深藍色。她趕緊迎上去,向他們表示感謝并對他們高標準的勞動成果豎起了大拇指。
聽到韓迪的稱贊,兩位志愿者大哥說:“這就是我們延煙人的標準,我們干就要干出個樣來,我們走到哪里都要按照延煙人的標準去完成我們的每項任務。”
韓迪說:“此后,我們包保社區的每個樓道都是按照延煙‘藍精靈’的標準,做到每一個樓道干凈,每一扇門光潔,每一副樓梯扶手無塵,還給大家一個亮堂整潔的樓道。”
故事二:就著沙土的盒飯

延煙志愿者

清理亂堆亂放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志愿者吃盒飯
下沉社區的延吉卷煙廠志愿者以支部為單位,通過書記帶黨員、黨員帶積極分子、老帶青的形式,融入社區開展創城工作。
一次,100多名延煙志愿者來到社區,按支部分組清理亂堆亂放。工作從早上8點30分開始,到中午11點多,第一組志愿者完成任務。韓迪告訴支部書記,干完一組撤一組。但他們堅持不走,他們說:“一起來的,我們就要一塊走”。于是,他們又分散到其他組里繼續清理。
中午12點,所有延煙志愿者坐在小區門口,手里捧著盒飯,商量著如何攻下剩余的工作任務,而一旁就是剛清理出來的大堆垃圾和鏟車。“那天刮風,大家是在灰土揚塵里,就著沙土吃完的盒飯。”韓迪說著,聲音變得顫抖,眼眶里盈滿了眼淚。
午飯后,所有志愿者匯集到一起,組成攻堅隊,一直干到下午2點,完成了所有清理任務,沒有一個人提前撤離。
延煙志愿者離開時,韓迪含淚向每一個人鞠躬致謝,她說,那種感動是發自內心的。

韓迪作動員講話
故事一:“藍精靈”的標準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清理小廣告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清理亂堆亂放

清理亂堆亂放

清理亂堆亂放
7月,延吉卷煙廠丙班第一支志愿者隊伍下沉社區后,接到的任務是清理小廣告,延煙志愿者分組分棟與城市牛皮癬展開了“搏斗”。
三小時后,當韓迪走進第一個單元時,她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所有的大理石樓道干凈得透著亮,所有的白鋼扶手干凈得反光,住戶門上看不到一絲膠痕,我們從來沒有向他們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和標準。”韓迪回憶道。
抬起頭,韓迪看到兩位志愿者大哥手拿著自己買的鋼絲球和除膠劑從樓上走下來,腦門上的汗珠還不斷順著臉頰淌下來,亮藍色的工服已經完全被汗水浸透,變成了深藍色。她趕緊迎上去,向他們表示感謝并對他們高標準的勞動成果豎起了大拇指。
聽到韓迪的稱贊,兩位志愿者大哥說:“這就是我們延煙人的標準,我們干就要干出個樣來,我們走到哪里都要按照延煙人的標準去完成我們的每項任務。”
韓迪說:“此后,我們包保社區的每個樓道都是按照延煙‘藍精靈’的標準,做到每一個樓道干凈,每一扇門光潔,每一副樓梯扶手無塵,還給大家一個亮堂整潔的樓道。”
故事二:就著沙土的盒飯

延煙志愿者

清理亂堆亂放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汗水濕透了藍色工作服

志愿者吃盒飯
一次,100多名延煙志愿者來到社區,按支部分組清理亂堆亂放。工作從早上8點30分開始,到中午11點多,第一組志愿者完成任務。韓迪告訴支部書記,干完一組撤一組。但他們堅持不走,他們說:“一起來的,我們就要一塊走”。于是,他們又分散到其他組里繼續清理。
中午12點,所有延煙志愿者坐在小區門口,手里捧著盒飯,商量著如何攻下剩余的工作任務,而一旁就是剛清理出來的大堆垃圾和鏟車。“那天刮風,大家是在灰土揚塵里,就著沙土吃完的盒飯。”韓迪說著,聲音變得顫抖,眼眶里盈滿了眼淚。
午飯后,所有志愿者匯集到一起,組成攻堅隊,一直干到下午2點,完成了所有清理任務,沒有一個人提前撤離。
延煙志愿者離開時,韓迪含淚向每一個人鞠躬致謝,她說,那種感動是發自內心的。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