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召開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
延吉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付楊)12月14日,延吉市先后召開全市行業部門,鎮、街道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鞏固創建成果,將創城過程中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制度化、常態化。市委常務副書記尹朝暉主持會議。

全市行業部門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 金洪石 攝

全市鎮、街道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 金洪石 攝
會上,創建辦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進行了說明。宣傳部、公安局、教育局等行管部門結合各行業領域自身特點,四個鎮、六個街道立足本轄區工作實際發表看法。大家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互相交流,深入探討,對實施意見的完善出臺提供了有益參考。

尹朝暉講話 金洪石 攝
尹朝暉表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長期堅持和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對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查缺補漏,同時也是一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強市民文明素養和為民辦實事的過程,創建文明城市不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而要當作一項常態化的工作,貴在長效,貴在持久。
就做好創城工作常態化建設,尹朝暉要求,要明確目標,自我加壓,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振精神,盡快部署、盡快整改、盡快提升,做實創城為民、創城利民、創城惠民。要總結經驗,規章建制,各部門要立足實際,在全市宏觀指導下,思考總結創建過程中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本行業、部門工作制度,不斷提升工作標準,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強、實效顯著的常態管理方案,為創城建立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要構筑常態,整合力量,以鞏固深化創建成果為龍頭,常態化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街道、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構建部門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城管、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生態保護、交通運輸等行政執法力量,建立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強化與街道社區聯動,及時會商解決影響城市形象和文明行為的突出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讓城市更加美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樸林虎講話 金洪石 攝

王韜講話 金洪石 攝
市政協主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樸林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創建辦主任王韜,各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各鎮、街道負責人,以及創建辦的同志參加會議。

全市行業部門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 金洪石 攝

全市鎮、街道建立健全創城長效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 金洪石 攝
會上,創建辦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進行了說明。宣傳部、公安局、教育局等行管部門結合各行業領域自身特點,四個鎮、六個街道立足本轄區工作實際發表看法。大家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互相交流,深入探討,對實施意見的完善出臺提供了有益參考。

尹朝暉講話 金洪石 攝
尹朝暉表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長期堅持和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對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查缺補漏,同時也是一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強市民文明素養和為民辦實事的過程,創建文明城市不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而要當作一項常態化的工作,貴在長效,貴在持久。
就做好創城工作常態化建設,尹朝暉要求,要明確目標,自我加壓,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振精神,盡快部署、盡快整改、盡快提升,做實創城為民、創城利民、創城惠民。要總結經驗,規章建制,各部門要立足實際,在全市宏觀指導下,思考總結創建過程中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本行業、部門工作制度,不斷提升工作標準,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強、實效顯著的常態管理方案,為創城建立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要構筑常態,整合力量,以鞏固深化創建成果為龍頭,常態化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街道、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構建部門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城管、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生態保護、交通運輸等行政執法力量,建立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強化與街道社區聯動,及時會商解決影響城市形象和文明行為的突出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讓城市更加美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樸林虎講話 金洪石 攝

王韜講話 金洪石 攝
市政協主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樸林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創建辦主任王韜,各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各鎮、街道負責人,以及創建辦的同志參加會議。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