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溫度直抵百姓心
2021-01-14 標簽: 來源:延邊日報
一座幸福之城,應當有著鮮明的民生底蘊。
回眸2020年,延吉市惠民實事為百姓帶來的變化,發生在每家每戶、一庭一院間。
全市新建、續建9所教育設施,惠及5000名學生;為困難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補貼資金6234萬元,減免全市企業社保費用2.8億元;更換新能源公交車62臺,實現新能源環保車輛市內公交線路基本上全覆蓋……
2020年,延吉市實施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扶貧濟困、教育惠民、衛生健康、環境保護、交通出行、文化生活、農村生產生活、公共安全服務等十個方面的民生實事。一個個民生愿景逐一化為現實,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心中也增添了更多暖意和幸福。
日前,記者在位于延吉市公園路南側、園川街西側的第十三幼兒園建設項目現場看到,一座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雖已經進入寒冬,建設現場依然是熱火朝天,裝飾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目前,第十三幼兒園建設項目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室內消防、水暖工程也已結束,工程進入冬季維護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延吉市學校后勤管理中心綜合科科員石曉靚說:“第十三幼兒園項目建成后將緩解240名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為幼兒的生活、學習創造適宜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育是永遠的民生。為給師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2020年延吉市共投資4.88億元用于加強教育基礎建設,其中,投資3.4億元新建延邊職業技術學院項目,投資6132萬元新繼建5所幼兒園。目前,各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將惠及全市5000余名學生。
“我們用這筆貸款購買了原材料和設備,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保證了企業正常運轉。”受疫情影響,延邊誠信彩色包裝印刷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公司會計王麗麗告訴記者,在延吉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指導下,公司申請了102萬元小額貸款,因信譽良好,一個月順利領取到貸款,這對公司未來擴大規模和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020年初以來,延吉市人社局扎實推進保就業、穩就業、保民生,切實為企業減負擔、穩崗位。截至目前,延吉市共爭取各類專項資金7339萬元;發放穩崗補貼6234萬元;為企業減免社保費用2.8億元;投入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1105萬元,培訓各類技能勞動者737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99萬元;完成城鎮新增就業4900余人,新增創業7600余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余人。
零污染、零排放、安全性高、行駛穩定……隨著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逐步上線,延吉市民有了更優質、便捷的出行方式。
日前,記者從延吉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根據《延吉市2020年惠民實事》要求,在2020年度實施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工程,截至11月末,已更換新能源公交車輛62臺。
“公交集團一共有新能源環保車輛295輛,現在新能源環保車輛市內公交線路基本上全覆蓋。到2021年底前,公司計劃將全部的老舊車輛更新為新能源環保車輛,使延吉市公交車輛達到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標。”延吉市公交集團黨辦主任董曉剛說。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全局。2020年,延吉市投資6億元的24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部開工;投資1.5億元的4棟回遷安置樓已全部竣工;累計為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發放救助金8681.86萬元;共收到各級扶貧資金2167.65萬元,實施基礎設施項目21個、產業項目2個;發放國家兩項扶助金共計1499萬元;傳染病醫院項目建設已投入資金2000萬元,目前正在辦理招標、環評、施工許可等前期手續;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工程已投資1.15億元,完成9處排水出口的改造工作;已投資2.8億元對局子街下穿公鐵立交橋進行修建工程;投資662萬元建設17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4100萬元,實施城市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完成中心村及五道村管道鋪設,目前正在進行道路恢復。
2020年,延吉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百姓關心和關注的民生問題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持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吉林日報 配圖為資料圖片)
回眸2020年,延吉市惠民實事為百姓帶來的變化,發生在每家每戶、一庭一院間。
全市新建、續建9所教育設施,惠及5000名學生;為困難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補貼資金6234萬元,減免全市企業社保費用2.8億元;更換新能源公交車62臺,實現新能源環保車輛市內公交線路基本上全覆蓋……
2020年,延吉市實施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扶貧濟困、教育惠民、衛生健康、環境保護、交通出行、文化生活、農村生產生活、公共安全服務等十個方面的民生實事。一個個民生愿景逐一化為現實,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心中也增添了更多暖意和幸福。
日前,記者在位于延吉市公園路南側、園川街西側的第十三幼兒園建設項目現場看到,一座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雖已經進入寒冬,建設現場依然是熱火朝天,裝飾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目前,第十三幼兒園建設項目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室內消防、水暖工程也已結束,工程進入冬季維護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延吉市學校后勤管理中心綜合科科員石曉靚說:“第十三幼兒園項目建成后將緩解240名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為幼兒的生活、學習創造適宜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育是永遠的民生。為給師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2020年延吉市共投資4.88億元用于加強教育基礎建設,其中,投資3.4億元新建延邊職業技術學院項目,投資6132萬元新繼建5所幼兒園。目前,各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將惠及全市5000余名學生。
“我們用這筆貸款購買了原材料和設備,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保證了企業正常運轉。”受疫情影響,延邊誠信彩色包裝印刷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公司會計王麗麗告訴記者,在延吉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指導下,公司申請了102萬元小額貸款,因信譽良好,一個月順利領取到貸款,這對公司未來擴大規模和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020年初以來,延吉市人社局扎實推進保就業、穩就業、保民生,切實為企業減負擔、穩崗位。截至目前,延吉市共爭取各類專項資金7339萬元;發放穩崗補貼6234萬元;為企業減免社保費用2.8億元;投入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1105萬元,培訓各類技能勞動者737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99萬元;完成城鎮新增就業4900余人,新增創業7600余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余人。
零污染、零排放、安全性高、行駛穩定……隨著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逐步上線,延吉市民有了更優質、便捷的出行方式。
日前,記者從延吉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根據《延吉市2020年惠民實事》要求,在2020年度實施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工程,截至11月末,已更換新能源公交車輛62臺。
“公交集團一共有新能源環保車輛295輛,現在新能源環保車輛市內公交線路基本上全覆蓋。到2021年底前,公司計劃將全部的老舊車輛更新為新能源環保車輛,使延吉市公交車輛達到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標。”延吉市公交集團黨辦主任董曉剛說。

2020年,延吉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百姓關心和關注的民生問題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持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吉林日報 配圖為資料圖片)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