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宣傳周 推行綠色辦公 踐行低碳生活
延吉新聞網8月20日訊(記者 楊婷婷)8月23日至8月29日是全國第31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降碳,綠色發展”。8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是“低碳生活,綠建未來”。延吉市向全市各級各類公共機構及政府機關干部職工發出倡議:推行綠色辦公,踐行低碳生活。

從自我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引領者
每位公民都是保護環境的主體,作為公共機構的一員,更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標桿、當好表率,養成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好習慣。
在白天光線好時將房間的燈關掉;在使用完電腦后、手機充滿電后及時拔下電源;在洗手打肥皂時,先暫時關閉水龍頭;洗臉水用來沖廁所;用餐時不超量點餐,不浪費糧食;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少買瓶裝水,購買無磷洗衣粉;買菜、逛超市盡量使用布袋或環保袋;出差自帶洗漱用具及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制品……
綠色低碳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控制好每一個能源資源使用行為,養成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習慣,不因貪圖個人便利而浪費能源資源,將生態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生態文明走進我們的生活,讓低碳行動成為全市新風尚,讓綠色生活成為延吉新名片。
從小事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在生活和工作中,應從小事做起,減少生活和辦公資源消耗,不鋪張、不浪費,做勤儉節約、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標兵。
堅持夏季空調設定不低于26℃,冬季空調設定不高于20℃,無人時關閉空調。提倡紙張雙面使用,倡導網絡無紙化辦公,盡量通過網絡傳遞資料,減少重復打印、復印次數,減少紙張浪費。優先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優化行車路線,降低行駛阻力,減少瞬時油耗,培養良好的開車習慣。積極踐行“135”出行:堅持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低碳出行方式。辦公場所、會議室使用瓷杯或玻璃杯,辦公提倡使用鋼筆或更換筆芯循環利用。帶頭掌握垃圾分類標準,做好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準確投放。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從身邊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傳播者
綠色低碳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文化理念。廣大干部職工應帶頭學習節能減排法律法規、政策和垃圾分類、減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知識,了解、接受、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態文明理念,樹立良好的生態價值觀,提升節約能源、保護和改善環境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向身邊的家人、鄰居、朋友宣傳保護生態環境政策,宣講節約能源法規要求,普及節能知識和方法,分享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經驗,引導更多人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中來,讓綠色、低碳生活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從勸導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監督者
生態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功;綠色低碳,非一人一事之成。在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大路上,僅靠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我們要從自己做起,熱情幫助勸導他人,爭做節能監督典范。當發現浪費水電行為時能及時制止,發現浪費一次性用品行為時能予以勸導糾正,發現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等不文明行為時,要敢于規勸批評,并通知有關部門。
各機關生產運營單位要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做到修舊利廢,挖潛增效。特別是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要按標準購買綠色辦公用品、嚴控空調溫度、合理使用公務用車,推動干部職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簡約、綠色、文明的方式轉變,努力建設成為節約型機關單位。
【責編 李軍廣】


從自我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引領者
每位公民都是保護環境的主體,作為公共機構的一員,更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標桿、當好表率,養成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好習慣。
在白天光線好時將房間的燈關掉;在使用完電腦后、手機充滿電后及時拔下電源;在洗手打肥皂時,先暫時關閉水龍頭;洗臉水用來沖廁所;用餐時不超量點餐,不浪費糧食;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少買瓶裝水,購買無磷洗衣粉;買菜、逛超市盡量使用布袋或環保袋;出差自帶洗漱用具及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制品……
綠色低碳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控制好每一個能源資源使用行為,養成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習慣,不因貪圖個人便利而浪費能源資源,將生態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生態文明走進我們的生活,讓低碳行動成為全市新風尚,讓綠色生活成為延吉新名片。
從小事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在生活和工作中,應從小事做起,減少生活和辦公資源消耗,不鋪張、不浪費,做勤儉節約、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標兵。
堅持夏季空調設定不低于26℃,冬季空調設定不高于20℃,無人時關閉空調。提倡紙張雙面使用,倡導網絡無紙化辦公,盡量通過網絡傳遞資料,減少重復打印、復印次數,減少紙張浪費。優先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優化行車路線,降低行駛阻力,減少瞬時油耗,培養良好的開車習慣。積極踐行“135”出行:堅持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低碳出行方式。辦公場所、會議室使用瓷杯或玻璃杯,辦公提倡使用鋼筆或更換筆芯循環利用。帶頭掌握垃圾分類標準,做好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準確投放。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從身邊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傳播者
綠色低碳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文化理念。廣大干部職工應帶頭學習節能減排法律法規、政策和垃圾分類、減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知識,了解、接受、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態文明理念,樹立良好的生態價值觀,提升節約能源、保護和改善環境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向身邊的家人、鄰居、朋友宣傳保護生態環境政策,宣講節約能源法規要求,普及節能知識和方法,分享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經驗,引導更多人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中來,讓綠色、低碳生活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
從勸導開始,爭做綠色辦公、低碳生活的監督者
生態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功;綠色低碳,非一人一事之成。在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大路上,僅靠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我們要從自己做起,熱情幫助勸導他人,爭做節能監督典范。當發現浪費水電行為時能及時制止,發現浪費一次性用品行為時能予以勸導糾正,發現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等不文明行為時,要敢于規勸批評,并通知有關部門。
各機關生產運營單位要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做到修舊利廢,挖潛增效。特別是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要按標準購買綠色辦公用品、嚴控空調溫度、合理使用公務用車,推動干部職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簡約、綠色、文明的方式轉變,努力建設成為節約型機關單位。
【責編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