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公開發布24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
延吉新聞網8月20日訊(記者 王曉彤)8月20日,記者在延吉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經過深入分析查找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綜合研判確定了24項重點“實事”項目,涉及民政、交通、水利、執法、市場、衛健等20個部門。

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曉彤 攝

李軼群主持會議 王曉彤 攝

黃今花介紹活動開展情況和重點項目總體情況 王曉彤 攝

相關部門負責人依次介紹本部門活動開展情況 王曉彤 攝
會上,集中介紹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和重點實事項目的總體情況;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集中供熱主要負責人依次介紹了本部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并針對記者提問作出解答。
據了解,近期,延吉市成立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指導推進辦公室,通過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保障民生、鄉村振興、便民利民、基層治理5個方面,指導各部門結合實際,逐步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項目臺賬。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確定為群眾辦實事項目2390項,經過集中總結梳理,最終確定了24個這次公開發布的重點“實事”項目。
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參照會議要求,各司其職,共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扎實有序開展,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的實際成效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延吉建設步伐。
《重點實事項目》如下:
1、總投資9000萬元,完成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幼兒園及第三高級中學教學樓等續建項目。
責任部門:教育局
2、總投資2000萬元,完成長安街、健康路、青楊街三條道路兩側人行步道升級及路邊石下臥工程。
責任部門:執法局
3、總投資約1955萬元,擬在朝陽川鎮德新村、三峰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5萬畝。
責任部門:農業農村局
4、投入資金1592.93萬元,為1833名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發放扶助金,為5147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發放獎扶金 。
責任部門:衛健局
5、總投資1491.63萬元,完成中小河流朝陽河延吉市五道水庫下游(勞動攔河壩-水南攔河壩)治理工程。
責任部門:水利局
6、投入資金1040萬元,為40000名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體檢服務;投入資金156萬元,免費對從事食品、生活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進行預防性健康體檢。
責任部門:衛健局
7、總投資1034.75萬元,完成中小河流依蘭河(古城大橋段、古城村段、古城攔河壩上游段)治理工程。
責任部門:水利局
8、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0萬元;計劃投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資金800萬元,培訓7000人次。全面推進青年見習計劃,實現120名青年見習,發放見習補貼100萬元。
責任部門:人社局
9、總投資800萬元,修建10公里農村公路。
責任部門:交通局
10、總投資680萬元,改造老舊供水管線8.5公里,升級改造加壓泵站5座。
責任部門:水務集團
11、按時足額為持證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為85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
責任部門:民政局
12、總投資620萬元,新建興農村、臺巖村排洪溝1940米。
責任部門:依蘭鎮
13、投入資金310萬元,為1550戶困難家庭發放住房租賃補貼。
責任部門:住保中心
14、對集中供熱區域和延西集中供熱區域管道改造進行大聯網;完成20棟老舊樓房進行已分戶二次技改、5棟老舊樓房進行分戶改造。
責任部門:集中供熱
15、組織“快樂延吉大舞臺”廣場惠民文化活動100場;“四季如歌”演出40場;惠民下鄉演出50場。修建全民健身路徑10條。
責任部門:文廣旅局
16、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上年度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城鄉低保保障標準不低于省定最低指導標準。
責任部門:民政局
17、免費為適齡兒童進行牙齒窩溝封閉4000顆;免費為3000名新生兒進行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免費實施200例白內障復明手術;免費為1000名貧困婦女實施婦女常見病篩查。
責任部門:衛健局、婦聯
18、資助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就學50人以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300人次。
責任部門:總工會、教育局
19、為全市持證殘疾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為50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救助。
責任部門:殘聯
20、救助或慰問困難職工、勞模及一線職工等2000人以上。
責任部門:總工會
21、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等人道救助活動,惠及群眾2000人次。
責任部門:紅十字會
22、基本消除各流域劣Ⅴ類和不符合水體功能Ⅴ類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到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3%以上。
責任部門:環保局
23、全面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各鎮、街設立法律服務超市(公共法律服務站);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職能,調處矛盾糾紛2000件以上;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件以上;解答來訪來電法律咨詢2000人次以上。
責任部門:司法局
24、全面實施“放心消費在吉林”創建工作,繼續在全市開展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放心消費示范商圈、放心消費示范行業;積極參加全省“放心消費示范市”的爭創工作。
責任部門:市場局
【責編 李軍廣】

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曉彤 攝

李軼群主持會議 王曉彤 攝

黃今花介紹活動開展情況和重點項目總體情況 王曉彤 攝

相關部門負責人依次介紹本部門活動開展情況 王曉彤 攝
據了解,近期,延吉市成立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指導推進辦公室,通過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保障民生、鄉村振興、便民利民、基層治理5個方面,指導各部門結合實際,逐步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項目臺賬。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確定為群眾辦實事項目2390項,經過集中總結梳理,最終確定了24個這次公開發布的重點“實事”項目。
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參照會議要求,各司其職,共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扎實有序開展,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的實際成效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延吉建設步伐。
《重點實事項目》如下:
1、總投資9000萬元,完成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幼兒園及第三高級中學教學樓等續建項目。
責任部門:教育局
2、總投資2000萬元,完成長安街、健康路、青楊街三條道路兩側人行步道升級及路邊石下臥工程。
責任部門:執法局
3、總投資約1955萬元,擬在朝陽川鎮德新村、三峰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5萬畝。
責任部門:農業農村局
4、投入資金1592.93萬元,為1833名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發放扶助金,為5147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發放獎扶金 。
責任部門:衛健局
5、總投資1491.63萬元,完成中小河流朝陽河延吉市五道水庫下游(勞動攔河壩-水南攔河壩)治理工程。
責任部門:水利局
6、投入資金1040萬元,為40000名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體檢服務;投入資金156萬元,免費對從事食品、生活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進行預防性健康體檢。
責任部門:衛健局
7、總投資1034.75萬元,完成中小河流依蘭河(古城大橋段、古城村段、古城攔河壩上游段)治理工程。
責任部門:水利局
8、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00萬元;計劃投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資金800萬元,培訓7000人次。全面推進青年見習計劃,實現120名青年見習,發放見習補貼100萬元。
責任部門:人社局
9、總投資800萬元,修建10公里農村公路。
責任部門:交通局
10、總投資680萬元,改造老舊供水管線8.5公里,升級改造加壓泵站5座。
責任部門:水務集團
11、按時足額為持證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為85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
責任部門:民政局
12、總投資620萬元,新建興農村、臺巖村排洪溝1940米。
責任部門:依蘭鎮
13、投入資金310萬元,為1550戶困難家庭發放住房租賃補貼。
責任部門:住保中心
14、對集中供熱區域和延西集中供熱區域管道改造進行大聯網;完成20棟老舊樓房進行已分戶二次技改、5棟老舊樓房進行分戶改造。
責任部門:集中供熱
15、組織“快樂延吉大舞臺”廣場惠民文化活動100場;“四季如歌”演出40場;惠民下鄉演出50場。修建全民健身路徑10條。
責任部門:文廣旅局
16、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上年度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城鄉低保保障標準不低于省定最低指導標準。
責任部門:民政局
17、免費為適齡兒童進行牙齒窩溝封閉4000顆;免費為3000名新生兒進行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免費實施200例白內障復明手術;免費為1000名貧困婦女實施婦女常見病篩查。
責任部門:衛健局、婦聯
18、資助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就學50人以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300人次。
責任部門:總工會、教育局
19、為全市持證殘疾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為50名0-6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救助。
責任部門:殘聯
20、救助或慰問困難職工、勞模及一線職工等2000人以上。
責任部門:總工會
21、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等人道救助活動,惠及群眾2000人次。
責任部門:紅十字會
22、基本消除各流域劣Ⅴ類和不符合水體功能Ⅴ類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到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3%以上。
責任部門:環保局
23、全面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各鎮、街設立法律服務超市(公共法律服務站);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職能,調處矛盾糾紛2000件以上;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件以上;解答來訪來電法律咨詢2000人次以上。
責任部門:司法局
24、全面實施“放心消費在吉林”創建工作,繼續在全市開展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放心消費示范商圈、放心消費示范行業;積極參加全省“放心消費示范市”的爭創工作。
責任部門:市場局
【責編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