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展風采 ——延吉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02-17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帶來生態旅游活力、太興紅色小鎮蘊藏著紅色文化、夢都美民俗度假村滑雪場展示體育旅游魅力……去年以來,延吉市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多點布局、精準施策,全力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沈清傳 李軍廣 攝

朝鮮族民俗園風景秀麗
精準發力,項目建設鑄牢基石。去年以來,在延吉西出口、龍太線、延三公路與龍太線交匯、延吉北高速出口、琿烏線與西外環路交匯等5處,統一制作、安裝了旅游指示牌,進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功能。位于延吉市仁豐街以東、長白山西路以北的延吉市文化館項目,小型劇場、大型排練廳、大合唱室等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進入室內裝飾階段。在延吉市夢之樹體育館,1個多功能健身場地、2個八人制足球場地相繼落地,為延吉市民帶來了體育健身休閑的好去處。為保障旅游企業有序運轉,延吉市為夢都美度假村滑雪場、4家鄉村旅游經營單位以及旅行社和星級飯店共申請補助資金256萬元;先后扶持指導延吉帽兒山(恐龍)文化旅游區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吉林省長白山百草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吉林省工業旅游示范點,太興村獲得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助力文旅企業穩定發展。

第七屆延吉國際冰雪旅游節 李軍廣 攝

四季如歌 李軍廣 攝
多點布局,品牌活動大展形象。以“邊城雪鄉,動爽冰河”為主題的第八屆延吉國際冰雪旅游節精彩不斷。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內,以森林為背景,融入全息投影、激光、煙霧舞臺等技術的夢幻森林燈光秀、燈光氣模、民俗演藝展示、動物森林區四大區域,吸引了18萬余名全國各地游客,被中國節慶與旅游大會評為“中國優秀節事獎”。舉辦朝鮮族(延吉)大醬文化節,向外界展示朝鮮族民俗、飲食等傳統文化,打造具有區域獨特性、傳統民俗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品牌。通過舉辦中國(延吉)朝鮮族端午民俗文化旅游節,集中展示朝鮮族傳統體育、服飾、樂器、美食等17項文化活動,吸引了29萬多名游客參觀游覽,進一步擦亮了文化旅游節慶品牌。

許多外地游客在帽兒山上拍照留念 李軍廣 攝

延吉恐龍博物館
文化惠民,滿足人民美好需求。延吉市多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組織精干曲藝小分隊到各鄉鎮、農村、社區等地進行巡回演出43場,為廣大農民群眾、社區空巢老人送去文化藝術大餐。重新創作了舞蹈《潔白的微笑》《百年的長征》等作品,升級創編新版《四季如歌》等精品文藝作品,去年共演出6場。快樂延吉大舞臺全年開展演出39場。通過不斷創作優秀文旅演藝作品,讓更多文化發展“紅利”惠及群眾,有力提升群眾獲得感。
合作交流,助推產業穩步復蘇。為加強營銷推介工作,延吉市文廣旅局在太原、成都、蘭州等文化旅游發達城市,舉辦延吉專題文化旅游推介會,充分展示延吉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不斷提升延吉的知名度。開展州暨延吉市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為旅游企業搭建宣傳推廣平臺。利用“延吉旅游”微信公眾號平臺和抖音平臺,傳承弘揚延吉民俗文化,展示延吉文旅形象。舉辦延邊旅游商品大賽暨延吉旅游商品大賽,開發一批有特色、有檔次、有品位的民族工藝品、經典民族食品、地域文化產品,持續培育品質優良的文旅商品。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永鑫

沈清傳 李軍廣 攝

朝鮮族民俗園風景秀麗

第七屆延吉國際冰雪旅游節 李軍廣 攝

四季如歌 李軍廣 攝

許多外地游客在帽兒山上拍照留念 李軍廣 攝

延吉恐龍博物館
合作交流,助推產業穩步復蘇。為加強營銷推介工作,延吉市文廣旅局在太原、成都、蘭州等文化旅游發達城市,舉辦延吉專題文化旅游推介會,充分展示延吉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不斷提升延吉的知名度。開展州暨延吉市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為旅游企業搭建宣傳推廣平臺。利用“延吉旅游”微信公眾號平臺和抖音平臺,傳承弘揚延吉民俗文化,展示延吉文旅形象。舉辦延邊旅游商品大賽暨延吉旅游商品大賽,開發一批有特色、有檔次、有品位的民族工藝品、經典民族食品、地域文化產品,持續培育品質優良的文旅商品。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永鑫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