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被授予全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殊榮
2021-03-19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3月12日,延吉市民族宗教局為獲得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頒獎和授牌,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被授予全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殊榮。




多年來,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緊緊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社區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力推進創建工作開展,實現了轄區各族干部群眾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包容理解、攜手奮進的局面,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加強教育,使民族大團結思想深入人心
社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加強對各族居民群眾的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各種形式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不斷引導轄區各族居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以月促年,用“民族團結教育月”鑄牢民族情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社區內就蕩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社區堅持每年抓5月,以5月促全年,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每周利用社區學習日時間組織各族居民群眾,認真學習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系統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并組織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討論,總結尋找自己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做的不夠好的方面。
三、齊心協力,用實際行動維護團結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在每逢春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時,社區干部都習慣性的到離退休干部家中或相互走訪拜問,互致節日問候。任何時候,林松淑不論是在職黨員還是離退休黨員生病了,不用組織和號召,各黨支部都自覺前去探望,送去大家庭的溫暖和祝福。為了促進民族團結,在對接扶貧助困工作中,社區組織在職黨員做了大量的促進民族團結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梨花小學30名漢族在職黨員走訪了10戶朝族貧困黨員家;三中的26名在職黨員和漢族退休黨員一起搞聯誼會;漢族居民和朝族居民一起包餃子、腌辣白菜、做打糕、寫對聯等。
四、評先創優,力促民族團結花園結碩果
自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社區黨委以促進各族社區干部、居民群眾自覺用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公約對照檢查自己的行為,自覺同其它民族同事融洽關系、建立兄弟情誼。多年來,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中,從未發生過糾紛,也沒有發生過影響民族團結的事情,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親如一家。對每年評出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社區都以光榮榜的形式進行公開表揚,同時號召和激勵更多的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向他們學習,切實做到“三個離不開”,共同努力維護社區這個和睦的大家庭。
五、以載體造氣氛,“三個平臺”提升民族情
一是打造未成年人關愛平臺。創辦“保護兒童愛心協會”,面向社區不同民族的留守兒童開展定時專項服務。目前活動中心已注冊登記260名兒童,此項活動也被英國“兒童救助會”納入救助范圍。
二是打造便民利民服務平臺。圍繞便民、利民的原則,園輝社區創辦了幼兒園、豆腐房、煤氣代灌站等10個便民服務網點和經濟實體,為社區居民實行有償、低償、無償相結合服務。目前,社區服務項目達30余項。開展扶貧助困、衛生保健等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服務活動。目前,社區共有志愿者隊伍15支,志愿者人數達到500人。
三是打造社區居民交流平臺。由社區干部帶頭,堅持不懈地推行“雙語”學習,現在從社區干部到居民群眾大部分都能用簡單朝漢語相互交流。整個社區逐步形成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諒解、互相信任的和諧氛圍。
近年來,園輝社區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不斷創新,社區工作者換了一茬又一茬,人雖在變,但不變的民族團結精神卻一直留了下來,時間在不停的走,環境在不停的變,但是,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團結一心、和睦相處的民族情、兄弟誼卻永遠不變。





多年來,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緊緊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社區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力推進創建工作開展,實現了轄區各族干部群眾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包容理解、攜手奮進的局面,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加強教育,使民族大團結思想深入人心
社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加強對各族居民群眾的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各種形式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不斷引導轄區各族居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以月促年,用“民族團結教育月”鑄牢民族情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社區內就蕩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社區堅持每年抓5月,以5月促全年,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每周利用社區學習日時間組織各族居民群眾,認真學習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系統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并組織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討論,總結尋找自己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做的不夠好的方面。
三、齊心協力,用實際行動維護團結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在每逢春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時,社區干部都習慣性的到離退休干部家中或相互走訪拜問,互致節日問候。任何時候,林松淑不論是在職黨員還是離退休黨員生病了,不用組織和號召,各黨支部都自覺前去探望,送去大家庭的溫暖和祝福。為了促進民族團結,在對接扶貧助困工作中,社區組織在職黨員做了大量的促進民族團結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梨花小學30名漢族在職黨員走訪了10戶朝族貧困黨員家;三中的26名在職黨員和漢族退休黨員一起搞聯誼會;漢族居民和朝族居民一起包餃子、腌辣白菜、做打糕、寫對聯等。
四、評先創優,力促民族團結花園結碩果
自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社區黨委以促進各族社區干部、居民群眾自覺用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公約對照檢查自己的行為,自覺同其它民族同事融洽關系、建立兄弟情誼。多年來,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中,從未發生過糾紛,也沒有發生過影響民族團結的事情,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親如一家。對每年評出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社區都以光榮榜的形式進行公開表揚,同時號召和激勵更多的社區干部、各族居民群眾向他們學習,切實做到“三個離不開”,共同努力維護社區這個和睦的大家庭。
五、以載體造氣氛,“三個平臺”提升民族情
一是打造未成年人關愛平臺。創辦“保護兒童愛心協會”,面向社區不同民族的留守兒童開展定時專項服務。目前活動中心已注冊登記260名兒童,此項活動也被英國“兒童救助會”納入救助范圍。
二是打造便民利民服務平臺。圍繞便民、利民的原則,園輝社區創辦了幼兒園、豆腐房、煤氣代灌站等10個便民服務網點和經濟實體,為社區居民實行有償、低償、無償相結合服務。目前,社區服務項目達30余項。開展扶貧助困、衛生保健等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服務活動。目前,社區共有志愿者隊伍15支,志愿者人數達到500人。
三是打造社區居民交流平臺。由社區干部帶頭,堅持不懈地推行“雙語”學習,現在從社區干部到居民群眾大部分都能用簡單朝漢語相互交流。整個社區逐步形成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諒解、互相信任的和諧氛圍。
近年來,園輝社區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不斷創新,社區工作者換了一茬又一茬,人雖在變,但不變的民族團結精神卻一直留了下來,時間在不停的走,環境在不停的變,但是,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團結一心、和睦相處的民族情、兄弟誼卻永遠不變。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新聞聯播】延吉建工街道百名宣講員進社區講紅色故事 ...
- 【新華網】延吉榮膺“2021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 記者從延吉市委財經辦獲悉,延吉市入圍2021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 排行榜,位列第47名,是吉林省唯一入選的縣市。 3月1日,中央級大 ...
- 【今日吉林】大學生志愿者用愛心照亮星星之家孩子的心靈 孫嘉是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19級環境藝術工程系二班的大學生,新學期就要開學了,這幾天她和另外幾名大學生志愿者伙伴們特別忙,因為 ...
- 【今日吉林】愛滿天下關愛兒童基金會延吉星星之家舉行年后開班儀式 2月28日,吉林省愛滿天下關愛兒童基金會延吉星星之家舉年后開班。作為延吉市星星之家的愛心奉獻單位,今日吉林網延邊工作站、延邊大學 ...
- 【今日吉林】小央美兒童美術教育:用藝術致敬抗疫英雄牛延軍 2月24日一大早,還沒有開學的延邊小央美兒童美術教育學校一樓大廳就熱熱鬧鬧的忙碌起來了。原來,今天是從通化返回延吉的延邊大學附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