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濟南市物價局聯合濟南市衛計委到濟南和諧婦科醫院進行檢查,事情的起因是一名19歲農村女大學生到該院做治療被宰。這名女大學生日前在該院做了項檢查后,被誘導著又做了各種檢查,還進了手術室,并讓她做康復治療。結果花費近萬元后,她從齊魯醫院獲知,自己“根本沒有問題,不需治療”。(12月23日中新社)
這位女大學生的求醫遭遇,幾乎就是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生動詮釋。在整個求醫過程中,這家醫院的醫生利用女大學生醫療常識缺乏以及各種信息不對稱,迫使其一步步掉入精心設置的醫療陷阱,讓一個本來身體健康、根本不需接受任何治療的女大學生掏出了上萬元的治療費。看完這個案例,感覺這家醫院醫生手中的手術刀根本就不是用來治病救人的,而是用來“痛宰”患者的。
在醫療主管部門和物價部門介入以后,這家醫院很快與患者達成了協議,退還了9000余元醫療費。主管部門一介入,醫院就如此痛快地退費,甚至連象征性地辯解幾句都沒有,恰恰證明了先前的治療是有問題的。
主管部門檢查之后表示會對這家醫院做進一步的調查,看看是否存在價格欺詐行為,而這家醫院的負責人也表示將全力整改。對于這樣的表態,筆者難以樂觀,因為這家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不明碼標價、故意誤導患者的問題,已經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被投訴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如果最后只落得個“責令整改”,而沒有更嚴厲的處罰措施,那無疑就是一種姑息縱容。事實上,這家醫院在一年之內被投訴100多次,現在仍舊敢于頂風作案,就是之前沒有處罰或者是處罰太輕的結果,其中難免有主管部門失職、不作為的嫌疑在里面。
目前國家已經放開醫療價格,同時出臺政策措施鼓勵民營醫院的發展,這本來是民營醫院獲得長足發展的一個良機。但是,部分民營醫院卻迷失在“宰客”暴利中無法自拔,導致其形象越來越差,前去求醫問藥者寥寥無幾。而為了維持醫院的運營,對于那些送上門的患者,醫院的原則就是“一個都不放過”,痛宰到底,結果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如何改變?除了依靠民營醫院的自覺自律,具備長遠眼光之外,政府職能部門的嚴格監管同樣不可或缺,尤其是對于已經查實的涉嫌違法違規的醫療機構,必須嚴肅處理,讓其得不償失,才能起到以儆效尤,凈化市場的作用。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5/1224/thumb_150_105_2015122404274147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