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專家:制裁仍是特朗普對朝政策的第一選擇 |
2017-0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大 中 小】 |
朝鮮7月28日晚成功進行“火星-14”型洲際彈道導彈第二次試射行動,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稱此舉是對美國的“嚴正警告”——不要再試圖通過戰爭和制裁來“毫無意義地吹號角”。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除親自發“推文”給予譴責稱,“為保護美國本土和地區盟友的安全,美國將考慮所有必要的手段”外,美軍兩架戰略轟炸機也已飛抵朝鮮半島上空進行實戰演練。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和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李淳鎮甚至于當夜通過電話商討軍事回應的選項。
半島局勢是否正在陷入新一輪緊張?7月31日,趙穗生教授在CCG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制裁,更嚴厲、更廣泛的制裁仍將是特朗普總統對朝政策的第一選擇,我不認為他已做好了對朝動武的準備。”
趙穗生現任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終身職正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美國委員會董事會董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委員。同時他還擔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
高強度制裁輔以軍事威懾將成美主要施壓形式
趙穗生向記者表示,在解決朝鮮問題上,目前擺在特朗普面前的有3個選項:談判、制裁、軍事行動。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對朝鮮實施“戰略忍耐”政策,強調談判的同時也輔以制裁手段。然而,幾年過后,美國人發現奧巴馬的戰略對朝鮮并未奏效,因而,特朗普上臺后多次公開表示,美國對朝“戰略忍耐”已經結束,將集中精力對朝施加最高強度的制裁措施。
趙穗生指出,相較于當年制裁伊朗的力度,美國人認為目前對朝鮮施加的制裁壓力仍差得很遠,因而,“特朗普上臺后開始對朝實施‘最高強度施壓’政策,并將在此基礎上層層加碼,以迫使朝鮮放棄核武計劃”。
趙穗生解釋說,從目前來看,“加碼”的措施包括擴大制裁范圍:過去,美國對朝鮮的制裁目標主要集中在核武項目上,近來,美國已經開始對朝鮮實施所謂的“次級抵制”政策,即將制裁目標擴展到所有與朝鮮進行金融、貿易活動的實體上。
與此同時,追加“軍事威懾”“實兵演練”與商討軍事回應等也都是美國為加強對朝鮮制裁力度所加的“碼”。趙穗生告訴記者說:“這些只是手段,背后的訴求是施壓,而不是真的要動武。”
趙穗生認為,當前美國不可能對朝動武是因為有3方面的顧慮:韓國明確反對、日本也很擔憂;美國國務院等官僚機構反對動武方案;特朗普本人也未做好動武的準備。因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高強度制裁輔以軍事威懾將是特朗普政府對朝政策的最主要形式。
趙穗生認為,美國仍將通過自身與盟友、聯合國兩個層面來同時加強對朝鮮制裁力度。
日本共同社7月31日引述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在朝鮮兩度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后,美國除繼續爭取限制對朝出口石油等嚴格措施外,還計劃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列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制裁對象。
預計還有更多的中國實體將被波及
受“次級抵制”政策影響,美國財政部6月30日將中國丹東銀行、大連宇聯船務公司及兩名中國公民列為制裁目標,禁止其進入美國金融市場交易。日本7月28日也稱以涉嫌朝鮮核導開發項目為由將中國丹東銀行等5個團體和9名個人列入制裁對象。這是美日兩國首次因朝鮮問題制裁中國實體。
盡管美日兩國政府在安理會框架外實施的單邊制裁,尤其是針對中方實體或個人實施制裁的做法,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和抗議,但趙穗生教授警告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對中國實體或個人的單邊制裁還將繼續下去,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展,我們注意到已經又有一些中國目標被列入了美國的計劃制裁清單中。”
趙穗生認為,中國應該盡早采取相對應措施以應對這一問題,比如“切斷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貿易關系,讓美國及其盟友找不到制裁的理由”。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政府一貫全面、準確、認真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履行了自身的國際義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多次表示中國反對其他國家僅憑自己的國內法實施所謂“長臂管轄”,并表示如果有任何其他國家的企業或者個體利用中方的領土從事違反安理會決議、或者違反中國自身法律法規的活動,中方會堅決反對并且要依法查處。
中美應在博弈中尋找合作
針對聯合國安理會會否繼續推動涉朝制裁決議,趙穗生向記者表示,中美應在這一問題上加強溝通和協調,攜手盡快找到共識,通過共同行動來對朝鮮施壓,促使朝鮮問題回歸正軌。
他對記者說,設想一下,如果美國持續擴大對中國實體或個人的制裁范圍,勢必激起中國方面的反對和不滿,屆時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也將為朝鮮問題所拖累。
對于特朗普此前曾試圖將朝鮮問題與美對臺售武、提高鋼材進口關稅等貿易問題掛勾,趙穗生教授對記者指出,將朝鮮問題與其他問題掛勾是很荒謬的邏輯。
他解釋說,特朗普上臺后將朝鮮問題視為其亞太第一要務,一心希望能在這一問題上有所突破,但現實是他對這一問題的復雜性沒有充分理解。在認定中國是解決朝鮮問題的關鍵后,他便拿出商人的手段,試圖將“一個中國原則”、貿易問題都與朝鮮問題掛鉤,目標是“要價高一點”。趙穗生認為,上臺半年后,“特朗普到現在仍是這套邏輯,7月29日他發‘推特’譴責朝鮮試射導彈時也還在談中美貿易逆差的問題”。
對于中國應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時,趙穗生教授認為,短期內中美很難為這一問題找到化解之道。但他同時也指出,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雖有不同認識,但也有共同目標,兩國應務實地尋找共識、以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來促成朝鮮問題的解決。他說:“美國要想解決朝鮮問題,必須得到中國的支持,沒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各國的合作,朝鮮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
本報北京8月1日電
【責編 付亞男】
掃描二維碼關注
延吉新聞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
相關熱詞搜索:特朗普 政策 專家 |
上一篇:阿富汗一清真寺遭恐襲 致至少29人死亡63人傷 |
下一篇:日本前首相福田批評安倍政府“走向國家滅亡”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